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字电流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关键技术问题及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数字电流控制技术第10-15页
        1.2.2 LCL滤波器谐振抑制技术第15-17页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建立第19-25页
    2.1 LCL型并网逆变器连续域数学模型建立第19-20页
    2.2 LCL型并网逆变器SPWM方法中数字延时环节分析第20-23页
        2.2.1 自然采样SPWM方法第21页
        2.2.2 规则采样数字SPWM方法第21-22页
        2.2.3 不对称规则采样数字SPWM方法第22-23页
    2.3 LCL型并网逆变器离散数学模型建立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字单环控制延时影响与稳定域分析设计第25-32页
    3.1 并网逆变器网侧电流单环控制连续域稳定性分析第25-26页
    3.2 数字延时对网侧电流单环控制离散域稳定性影响分析第26-27页
    3.3 基于网侧电流滞后一拍单环反馈控制分析与设计第27-30页
        3.3.1 网侧电流滞后一拍控制分析第27-28页
        3.3.2 滤波器参数及控制参数设计第28-30页
    3.4 仿真结果第30-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字电容电流延时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法第32-42页
    4.1 数字电流单环稳定性及鲁棒性不足分析第32-34页
    4.2 数字电流双环及有源阻尼方法稳定性分析第34-36页
    4.3 占空比预测与零极点结合的延时补偿第36-39页
    4.4 仿真验证第39-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搭建第42-59页
    5.1 硬件部分第42-51页
        5.1.1 主电路参数计算第43-47页
        5.1.2 外围功能电路设计第47-51页
    5.2 软件部分第51-58页
        5.2.1 DC/DC部分控制器第51-53页
        5.2.2 系统整体控制器第53-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实验结果第59-64页
    6.1 实验系统驱动和锁相结果及分析第59-60页
    6.2 网侧电流滞后一拍单环数字控制实验验证第60-61页
    6.3 补偿延时的数字电容电流控制实验验证第61-63页
    6.4 本章小节第63-64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64-66页
    7.1 总结第64-65页
    7.2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宫颈受累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切除宫旁范围的探讨
下一篇: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其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