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 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8-26页 |
2.1 文化认同的相关概念阐释 | 第18-22页 |
2.1.1 文化认同的内涵 | 第18-20页 |
2.1.2 文化认同的形成 | 第20-21页 |
2.1.3 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 第21-22页 |
2.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念阐释 | 第22-26页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2-24页 |
2.2.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24-26页 |
3 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 第26-32页 |
3.1 传承与复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 | 第26-28页 |
3.2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价值观的认同 | 第28-29页 |
3.3 文化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 第29页 |
3.4 文化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 | 第29-30页 |
3.5 实现普遍的文化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的 | 第30页 |
3.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文化认同的教育 | 第30-32页 |
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 第32-36页 |
4.1 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淡漠和疏离 | 第32-33页 |
4.2 对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 | 第33-34页 |
4.3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角色责任异化 | 第34页 |
4.4 面对多元文化充斥,大学生价值选择迷茫 | 第34-36页 |
5 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6-46页 |
5.1 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 第36-38页 |
5.1.1 方向性原则 | 第36页 |
5.1.2 渗透性原则 | 第36-37页 |
5.1.3 主体性原则 | 第37页 |
5.1.4 示范性原则 | 第37-38页 |
5.1.5 创新性原则 | 第38页 |
5.2 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举措 | 第38-46页 |
5.2.1 加强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 第38-41页 |
5.2.2 完善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 第41-43页 |
5.2.3 重视家庭教育,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 第43-45页 |
5.2.4 提升自我教育,增强个体的文化认同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