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7-28页 |
2.1 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面临的新形势 | 第18-19页 |
2.3 综合评价及方法选择 | 第19-20页 |
2.3.1 综合评价概述 | 第19-20页 |
2.3.2 方法选择 | 第20页 |
2.4 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第20-27页 |
2.4.1 层次分析法 | 第20-24页 |
2.4.2 模糊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巴林左旗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概况 | 第28-34页 |
3.1 巴林左旗电力通信网现状 | 第28-29页 |
3.1.1 高压配电通信网现状 | 第28页 |
3.1.2 中低压配电通信网现状 | 第28-29页 |
3.2 巴林左旗农电通信网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 第29页 |
3.2.1 存在问题 | 第29页 |
3.2.2 建设必要性 | 第29页 |
3.3 巴林左旗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概况 | 第29-33页 |
3.3.1 项目简介 | 第29-30页 |
3.3.2 项目设计 | 第30-31页 |
3.3.3 施工组织管理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巴林左旗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46页 |
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4.2 巴林左旗电力通信网建设项目技术分析 | 第35-39页 |
4.2.1 环形链路通信 | 第35页 |
4.2.2 无线专网通信 | 第35-37页 |
4.2.3 项目安全性 | 第37-38页 |
4.2.4 项目先进性 | 第38-39页 |
4.3 巴林左旗电力通信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第39-41页 |
4.3.1 投资估算 | 第39-40页 |
4.3.2 造价分析 | 第40-41页 |
4.3.3 财务分析 | 第41页 |
4.4 巴林左旗电力通信网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 第41-43页 |
4.4.1 通信及供电可靠性 | 第41-42页 |
4.4.2 抄表准确率 | 第42页 |
4.4.3 对当地就业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 巴林左旗电力通信网建设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 第43-44页 |
4.5.1 电磁环境影响 | 第43页 |
4.5.2 节能降耗 | 第43-44页 |
4.6 巴林左旗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巴林左旗农电通信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 | 第46-52页 |
5.1 基于AHP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第46-48页 |
5.1.1 因素集的建立 | 第46页 |
5.1.2 权重的确定 | 第46-48页 |
5.2 基于模糊法的项目评价 | 第48-50页 |
5.2.1 单因素模糊评价 | 第48-49页 |
5.2.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49-50页 |
5.2.3 评价结果 | 第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