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微探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目的第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1.2.3 研究中的不足及发展趋势第17-18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8-19页
        1.3.1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18页
        1.3.2 本文的不足第18-19页
2 民生概论第19-27页
    2.1 民生的辞源与含义第19-21页
        2.1.1 民生的辞源第19-20页
        2.1.2 民生的含义第20-21页
    2.2 西方文化中的民生思想第21-22页
    2.3 民生问题的地位及作用第22-27页
        2.3.1 民生问题的地位第22-24页
        2.3.2 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作用第24-27页
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27-40页
    3.1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7-32页
        3.1.1 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念第27-28页
        3.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28-30页
        3.1.3 中国近代的民生思想第30-32页
    3.2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第32-40页
        3.2.1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萌芽时期(1921 年7月以前)第32-35页
        3.2.2 毛泽东的民生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1921.7--1949.10)第35-38页
        3.2.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曲折发展时期(1949.10--1976.9)第38-40页
4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40-46页
    4.1 经济建设是民生建设的关键第40-43页
        4.1.1 认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制定土地政策第40-42页
        4.1.2 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人口大国吃饭问题第42页
        4.1.3 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第42-43页
    4.2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素质第43-44页
    4.3 积极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第44-45页
    4.4 加强医疗卫生建设,健全社会保障第45-46页
5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历史定位与启示第46-53页
    5.1 历史意义第46-49页
        5.1.1 理论意义第46-48页
        5.1.2 现实意义第48-49页
    5.2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49-50页
        5.2.1 急于变革生产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第49页
        5.2.2 偏重生产建设,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第49-50页
        5.2.3 过于强调公平,忽视了效率的提高第50页
    5.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现实启示第50-53页
        5.3.1 坚持思想上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第51页
        5.3.2 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第51-52页
        5.3.3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第52页
        5.3.4 把改善民生作为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最佳结合点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下一篇:从“无”与“有”的关系探索三焦理论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