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四)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概述 | 第15-18页 |
(一)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内涵 | 第15-16页 |
1. 建设用地流转的概念 | 第15页 |
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16-18页 |
1. 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性质 | 第16页 |
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性质 | 第16-18页 |
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2页 |
(一)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具有一定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 第18-19页 |
(二) 尊重和实现集体土地财产权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三) 妥善处理小产权房问题的现实要求 | 第20页 |
(四)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20-21页 |
(五) 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渠道 | 第21-22页 |
三、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 | 第22-31页 |
(一)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务现状 | 第22页 |
(二)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典型模式 | 第22-25页 |
1. 芜湖模式 | 第22-23页 |
2. 嘉兴模式 | 第23页 |
3. 重庆模式 | 第23-24页 |
4. 苏州模式 | 第24页 |
5. 山东模式 | 第24页 |
6. 南海模式 | 第24-25页 |
(三)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四、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 第31-42页 |
(一) 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 第31-33页 |
1. 针对具体法律条文的修改建议 | 第31-32页 |
2. 制定全国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法规以及具体实施细则 | 第32-33页 |
(二)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 | 第33-35页 |
1. 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 第33-34页 |
2. 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 | 第34-35页 |
(三)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形成制度 | 第35-36页 |
1.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分级估价制度 | 第35页 |
2.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最低限价制度 | 第35页 |
3.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申报和公开竞价制度 | 第35-36页 |
4. 加快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 第36页 |
(四) 健全土地登记管理制度 | 第36-38页 |
1.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登记制度 | 第37页 |
2. 健全统一的土地登记管理体系 | 第37-38页 |
(五) 建立合理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 第38-39页 |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使用权人是受益主体 | 第39页 |
2. 流转收益的使用应向农民倾斜 | 第39页 |
3. 政府可通过税收方式获取收益 | 第39页 |
(六) 改革集体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