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2-15页 |
2 高速列车运行过程受力模型与计算 | 第15-29页 |
2.1 高速列车运行过程受力分析 | 第15-20页 |
2.1.1 牵引力 | 第15-17页 |
2.1.2 运行阻力 | 第17-18页 |
2.1.3 制动力 | 第18-20页 |
2.1.4 合力 | 第20页 |
2.2 多质点列车模型 | 第20-24页 |
2.2.1 列车内部纵向力分析 | 第21-22页 |
2.2.2 附加阻力分析 | 第22-23页 |
2.2.3 运动方程 | 第23-24页 |
2.3 高速列车运行曲线计算 | 第24-28页 |
2.3.1 起动和牵引加速过程 | 第25-26页 |
2.3.2 中间过程 | 第26-27页 |
2.3.3 制动减速与进站停车过程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3 高速列车操纵策略与优化指标评价 | 第29-37页 |
3.1 高速列车操纵策略 | 第29-32页 |
3.1.1 列车运行操纵策略分析 | 第29-30页 |
3.1.2 工况选择和转换原则 | 第30-32页 |
3.2 高速列车运行优化问题描述 | 第32-34页 |
3.2.1 列车操纵优化的存在性 | 第32-33页 |
3.2.2 列车运行过程数学描述 | 第33-34页 |
3.3 优化指标分析与评价 | 第34-36页 |
3.3.1 准点性 | 第34页 |
3.3.2 节能性 | 第34-35页 |
3.3.3 舒适性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4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高速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 | 第37-50页 |
4.1 高速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 | 第37-39页 |
4.1.1 多目标优化问题及解 | 第37-38页 |
4.1.2 高速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38-39页 |
4.2 多种群遗传算法具体求解过程 | 第39-45页 |
4.2.1 多种群遗传算法原理 | 第39-40页 |
4.2.2 算法优化流程 | 第40-41页 |
4.2.3 种群初始化 | 第41-44页 |
4.2.4 遗传操作 | 第44-45页 |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4.3.1 无限速环境下仿真分析 | 第47-48页 |
4.3.2 多限速环境下仿真分析 | 第48-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5 移动闭塞下高速列车追踪运行的多目标优化 | 第50-62页 |
5.1 移动闭塞下高速列车追踪运行优化建模 | 第50-54页 |
5.1.1 移动闭塞系统基本原理 | 第50-52页 |
5.1.2 追踪运行的动态安全约束与高效性指标 | 第52-53页 |
5.1.3 移动闭塞下列车追踪运行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53-54页 |
5.2 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高速列车追踪运行多目标优化 | 第54-58页 |
5.2.1 克隆选择算法简介 | 第54-55页 |
5.2.2 克隆选择算法多目标优化原理 | 第55页 |
5.2.3 克隆选择算法优化流程 | 第55-58页 |
5.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5.4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