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3-4页 |
摘要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马铃薯的起源及分布 | 第10页 |
1.2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1.3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概况 | 第12-13页 |
1.4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第13页 |
1.5 国内马铃薯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13-15页 |
1.5.1 缺乏优良种质资源 | 第14页 |
1.5.2 育种节奏尚无法适应市场发展 | 第14页 |
1.5.3 加工专用型品种奇缺 | 第14-15页 |
1.5.4 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 | 第15页 |
1.6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2.1 试验材料与选育过程 | 第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栽培管理方法 | 第17-18页 |
2.2.2 马铃薯新品系植株表型特征及生育期观测 | 第18页 |
2.2.3 新品系块茎性状观测 | 第18-19页 |
2.2.4 新品系块茎营养品质性状的测定 | 第19页 |
2.2.5 新品系PMCM 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观察 | 第19页 |
2.2.6 花粉可育率观测 | 第19-20页 |
2.2.7 DNA提取与检测 | 第20页 |
2.2.8 SSR适宜引物筛选 | 第20-21页 |
2.2.9 SSR-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21页 |
2.2.10 PCR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及银染 | 第21页 |
2.2.11 SSR多态性位点统计 | 第21页 |
2.2.12 数据处理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3.1 优异新品系植株生育期及形态特征 | 第22-23页 |
3.2 新品系块茎性状比较 | 第23-28页 |
3.2.1 新品系块茎表观特征 | 第23-26页 |
3.2.2 新品系块茎营养品质性状表现 | 第26-27页 |
3.2.3 新品系产量性状表现 | 第27-28页 |
3.3 新品系花粉育性和PMCM Ⅰ染色体配对构型 | 第28-32页 |
3.3.1 新品系的花粉育性 | 第28-30页 |
3.3.2 新品系细胞PMCM 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分析 | 第30-32页 |
3.4 新品系及其亲本SSR分析 | 第32-36页 |
3.4.1 新品系及其亲本基因组DNA纯度检测 | 第32-33页 |
3.4.2 供试材料基因组DNA的SSR扩增 | 第33-34页 |
3.4.3 新品系及其亲本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38页 |
4.1 彩薯新品系间花青素含量的差异 | 第36页 |
4.2 新品系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第36页 |
4.3 新品系间SSR指纹图特征差异 | 第36-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图 | 第46-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