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岸衔接处回流淘刷及防治措施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 1.2 存在问题与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2.1 急流扩散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回流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紊流模型理论和泥沙起动原理 | 第17-25页 |
| 2.1 流体运动基本方程 | 第17页 |
| 2.2 紊流基本模型 | 第17-20页 |
| 2.2.1 紊动黏性系数模型 | 第19-20页 |
| 2.2.2 雷诺应力方程模型 | 第20页 |
| 2.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 2.3.1 有限差分法 | 第21页 |
| 2.3.2 有限单元法 | 第21页 |
| 2.3.3 边界单元法 | 第21-22页 |
| 2.3.4 有限分析法 | 第22页 |
| 2.3.5 有限体积法 | 第22页 |
| 2.4 泥沙起动原理 | 第22-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大源渡航电枢纽的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25-37页 |
| 3.1 工程背景 | 第25页 |
| 3.2 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25-30页 |
| 3.2.1 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3.2.2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28-30页 |
| 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35页 |
| 3.3.1 Flow-3D软件介绍 | 第31-32页 |
| 3.3.2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2-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坝岸衔接处回流淘刷机理的试验研究 | 第37-54页 |
| 4.1 泥沙起动现象 | 第37-38页 |
| 4.2 水流的三维流态 | 第38-40页 |
| 4.3 回流区流场分析 | 第40-47页 |
| 4.3.1 水平面流场分析 | 第41-43页 |
| 4.3.2 横断面流场分析 | 第43-45页 |
| 4.3.3 纵断面流场分析 | 第45-47页 |
| 4.4 坝岸衔接附近流速分析 | 第47-50页 |
| 4.5 紊动能的分析 | 第50-52页 |
| 4.6 回流淘刷形成原因分析 | 第52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坝岸衔接处回流淘刷防治措施 | 第54-73页 |
| 5.1 引言 | 第54页 |
| 5.2 岸坡形式的优化 | 第54-62页 |
| 5.2.1 计算工况 | 第54-55页 |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 5.3 不同流量的影响 | 第62-67页 |
| 5.3.1 计算工况 | 第62页 |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 5.4 岸坡坡比的优化 | 第67-71页 |
| 5.4.1 计算工况 | 第67页 |
| 5.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1.结论 | 第73页 |
| 2.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9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科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