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Kinect的密集视觉里程计SLAM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SLAM问题及其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SLAM问题的提出背景第16-17页
        1.2.2 SLAM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DVO_SLAM简要介绍第18-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9-21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论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SLAM相关技术介绍第21-31页
    2.1 Kinect介绍第21-24页
        2.1.1 Kinect结构第21-22页
        2.1.2 Kinect的应用第22-24页
    2.2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第24-26页
        2.2.1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特点第24页
        2.2.2 ROS的文件系统及工作原理第24-26页
    2.3 PCL点云库第26-27页
        2.3.1 PCL点云库的实现第26-27页
        2.3.2 包含库的介绍第27页
    2.4 G2o方法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1页
第三章 DVO_SLAM算法研究第31-47页
    3.1 DVO_SLAM前端模型第31-37页
        3.1.1 运动变化估计第31-35页
        3.1.2 关键帧选择第35-37页
    3.2 DVO_SLAM后端模型第37-39页
        3.2.1 位姿图的构建第37-38页
        3.2.2 闭环检测第38-39页
        3.2.3 位姿图的优化第39页
    3.3 算法实现第39-43页
        3.3.1 运动先验第40页
        3.3.2 插值法预测图像第40-41页
        3.3.3 加权最小二乘法第41-42页
        3.3.4 计算最大似然值第42页
        3.3.5 解正规方程第42-43页
    3.4 后端优化的鲁棒性第43-44页
    3.5 问题分析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改进的DVO_SLAM算法第47-59页
    4.1 图像预测的改进第47-50页
        4.1.1 双线性插值法第47-49页
        4.1.2 双三次插值法第49-50页
    4.2 关键帧选择方法的改进第50-51页
        4.2.1 常用的关键帧选择方法第50-51页
        4.2.2 有效点比值法第51页
    4.3 后端优化鲁棒性的分析与比较第51-57页
        4.3.1 不具有鲁棒性的后端优化第52页
        4.3.2 鲁棒性代价函数分析第52-54页
        4.3.3 改进的动态协方差缩放算法第54-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9-73页
    5.1 误差的度量方法第59-61页
        5.1.1 绝对轨迹误差第59-60页
        5.1.2 相对位姿误差第60-61页
    5.2 实验数据集介绍第61-63页
        5.2.1 标准数据集介绍第61-63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3-71页
        5.3.1 有效点比值法的阈值选择第63-64页
        5.3.2 关键帧选择方法结果分析与比较第64-67页
        5.3.3 后端优化算法的比较测试第67-68页
        5.3.4 与原DVO_SLAM方法的比较第68-69页
        5.3.5 与基于稀疏特性的RGB-D SLAM方法的比较第69-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页
    6.2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作者简介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沙柳生物炭对铜污染改良作用研究
下一篇:4种植物根系受剪受损愈伤后的抗剪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