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中隐性税收问题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4.1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3页 |
1.4.2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隐性税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隐性税收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1 隐性税收的含义 | 第14页 |
2.1.2 市场结构与隐性税收 | 第14-15页 |
2.2 隐性税收的计量模型 | 第15-17页 |
2.2.1 S-W模型 | 第15-16页 |
2.2.2 C-W模型 | 第16-17页 |
2.3 隐性税收的经济影响分析 | 第17-20页 |
2.3.1 政府角度下的隐性税收 | 第17-18页 |
2.3.2 企业角度下的隐性税收 | 第18-20页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中隐性税收的影响分析 | 第20-28页 |
3.1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中的隐性税收分析 | 第20-23页 |
3.1.1 优惠税率和加计扣除中的隐性税收 | 第20-21页 |
3.1.2 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中的隐性税收 | 第21页 |
3.1.3 税收优惠中隐性税收的影响分析 | 第21-23页 |
3.2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结构下隐性税收的影响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结构分析 | 第23-26页 |
3.2.2 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下隐性税收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隐性税收的实证研究 | 第28-34页 |
4.1 相关假设及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4.1.1 相关假设 | 第28-29页 |
4.1.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29页 |
4.2 计量模型及变量定义 | 第29-31页 |
4.2.1 模型设定 | 第29-30页 |
4.2.2 变量的定义及度量 | 第30-31页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第31-32页 |
4.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隐性税收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34-3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4页 |
5.2 对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 第34-36页 |
5.3 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建议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A 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名单 | 第41-43页 |
附录B 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