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S320DM6467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3-21页 |
2.1 嵌入式相关技术 | 第13-15页 |
2.1.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3-14页 |
2.1.2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14-15页 |
2.2 达芬奇技术 | 第15-17页 |
2.3 视频编码技术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21-25页 |
3.1 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总体设计方案 | 第21-22页 |
3.2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第22-23页 |
3.3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第2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5-35页 |
4.1 主控模块设计 | 第25-27页 |
4.1.1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4.1.2 NAND Flash内存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4.2 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4.3 视频存储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4.4 视频传输模块设计 | 第30-31页 |
4.5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1-3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改进型码率控制算法 | 第35-55页 |
5.1 码率控制技术 | 第35-36页 |
5.2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36-41页 |
5.2.1 传统的率失真优化算法 | 第36-37页 |
5.2.2 改进型率失真优化算法 | 第37-40页 |
5.2.3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40-41页 |
5.3 改进型码率控制算法 | 第41-50页 |
5.3.1 改进型码率模型 | 第43-49页 |
5.3.2 改进型失真度模型 | 第49-50页 |
5.3.3 改进型码率控制算法 | 第50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73页 |
6.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 | 第55-58页 |
6.1.1 Bootloader的编译和烧写 | 第55-56页 |
6.1.2 Linux内核的编译和烧写 | 第56-58页 |
6.1.3 文件系统的制作和烧写 | 第58页 |
6.2 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 第58-61页 |
6.3 视频编码模块设计 | 第61-63页 |
6.4 视频传输模块设计 | 第63-65页 |
6.5 线程调度模块设计 | 第65-69页 |
6.5.1 多线程的调度与通信 | 第65-66页 |
6.5.2 基于权重的动态时间片分配方法 | 第66-69页 |
6.6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 | 第69-71页 |
6.6.1 Boa服务器的移植 | 第69-70页 |
6.6.2 视频监控页面的设计 | 第70-71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七章 系统整体调试与实验 | 第73-79页 |
7.1 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调试 | 第73-74页 |
7.2 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调试与实验 | 第74-77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