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结合WEB系统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BIM技术介绍 | 第13-15页 |
1.2.1 BIM起源及概念 | 第13-14页 |
1.2.2 BIM软件平台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基坑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4.5 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某临江深基坑工程及其变形监测体系布置 | 第23-37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3页 |
2.2 工程特点 | 第23-25页 |
2.3 深基坑变形监测项目 | 第25-27页 |
2.3.1 仪器监测项目 | 第25-26页 |
2.3.2 巡视检查项目 | 第26-27页 |
2.4 深基坑变形监测体系的布置 | 第27-29页 |
2.4.1 大基坑及支护结构测点布置 | 第27-28页 |
2.4.2 周边环境测点布置 | 第28-29页 |
2.5 深基坑监测方法及其监测仪器 | 第29-35页 |
2.5.1 土体水平位移 | 第29-30页 |
2.5.2 土体沉降 | 第30页 |
2.5.3 深部水平位移监测 | 第30-33页 |
2.5.4 地下水位 | 第33-34页 |
2.5.5 内支撑轴力监测 | 第34-35页 |
2.5.6 裂缝监测 | 第35页 |
2.6 监测报警值 | 第35-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BIM技术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第37-50页 |
3.1 BIM技术在基坑监测中应用的总体思路 | 第37页 |
3.2 基坑BIM模型的建立 | 第37页 |
3.3 监测点在BIM模型上的实现 | 第37-40页 |
3.3.1 监测点族的建立 | 第37-38页 |
3.3.2 监测点族的布置 | 第38-40页 |
3.4 监测点的色彩变化模拟 | 第40-48页 |
3.4.1 监测数据的处理 | 第40-44页 |
3.4.2 模型的传递 | 第44-45页 |
3.4.3 可视化施工模拟 | 第45-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研究 | 第50-68页 |
4.1 系统概述 | 第50-51页 |
4.1.1 系统介绍 | 第50-51页 |
4.1.2 技术平台 | 第51页 |
4.2 数据库设计 | 第51-56页 |
4.2.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第51-52页 |
4.2.2 工程项目信息表 | 第52-53页 |
4.2.3 监测类型信息表 | 第53-54页 |
4.2.4 监测点位信息表 | 第54页 |
4.2.5 报警数据表 | 第54-55页 |
4.2.6 监测数据表 | 第55-56页 |
4.3 系统设计 | 第56-64页 |
4.3.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6-58页 |
4.3.2 项目信息管理 | 第58-59页 |
4.3.3 点位信息管理 | 第59-60页 |
4.3.4 监测数据管理 | 第60-61页 |
4.3.5 报警数据管理 | 第61-62页 |
4.3.6 数据曲线查询 | 第62-63页 |
4.3.7 数据统计查询 | 第63-64页 |
4.4 BIM模型链接WEB系统导出数据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