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多酸基框架材料及其衍生物制备与光催化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40页
    1.1 MOF材料的简介第12-15页
        1.1.1 MOF材料的发展概述第12-13页
        1.1.2 MOF材料的功能化第13-14页
        1.1.3 以MOF材料为前驱体制备功能材料第14-15页
    1.2 基于多金属氧酸盐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23页
        1.2.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第16页
        1.2.2 共价键连接的多金属氧酸盐基孔材料第16-20页
        1.2.3 非共价键连接的多金属氧酸盐基孔材料第20-23页
    1.3 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领域研究进展第23-32页
        1.3.1 多金属氧酸盐基材料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2 多金属氧酸盐材料光解水研究现状第25-32页
    1.4 选题依据和目的第32页
    1.5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第32-34页
        1.5.1 试剂第32页
        1.5.2 测试手段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40页
第二章 金属为中心Keggin型多钨酸盐柱撑的框架材料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质研究第40-68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基于Keggin型多酸与刚性有机配体的二维框架材料第41-50页
        2.2.1 化合物1-2的合成第41页
        2.2.2 化合物1-2的合成讨论第41-42页
        2.2.3 化合物1-2的结构第42-46页
        2.2.4 化合物1-2的表征第46-49页
        2.2.5 化合物1-2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49-50页
        2.2.6 本节小结第50页
    2.3 基于Keggin型多酸与柔性有机配体的三维框架材料第50-58页
        2.3.1 化合物3-4的合成第50页
        2.3.2 化合物3-4的合成讨论第50页
        2.3.3 化合物3-4的结构第50-53页
        2.3.4 化合物3-4的表征第53-57页
        2.3.5 化合物3-4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57-58页
        2.3.6 本节小结第58页
    2.4 基于双V-盖帽型Keggin多酸与柔性有机配体的杂化材料第58-65页
        2.4.1 化合物5的合成第58页
        2.4.2 化合物5的合成讨论第58页
        2.4.3 化合物5的结构第58-61页
        2.4.4 化合物5的表征第61-63页
        2.4.5 化合物5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63-65页
        2.4.6 本节小结第65页
    2.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三章 基于砷铌钒酸盐的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质研究第68-82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化合物6-7的合成第69页
    3.3 化合物6-7的合成讨论第69页
    3.4 化合物6-7的结构第69-74页
        3.4.1 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第69-70页
        3.4.2 化合物6-7的晶体结构第70-74页
    3.5 化合物6-7的表征第74-76页
        3.5.1 化合物6-7的IR第74-75页
        3.5.2 化合物6-7的TG第75-76页
    3.6 化合物6-7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76-78页
    3.7 本章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第四章 基于MnV_(13)O_(38)~(7-)阴离子簇的框架材料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第82-94页
    4.1 引言第82页
    4.2 化合物8-10的合成第82-83页
    4.3 化合物8-10的合成讨论第83页
    4.4 化合物8-10的结构第83-86页
        4.4.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第83页
        4.4.2 化合物8-10的晶体结构第83-86页
    4.5 化合物8-10的表征第86-88页
        4.5.1 化合物8-10的IR第86-87页
        4.5.2 化合物8-10的TG第87-88页
    4.6 化合物8的磁性研究第88-89页
    4.7 化合物8-10的电化学研究第89-90页
    4.8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第五章 POM@Co_3O_4多孔复合纳米体系的构筑与光催化水氧化性能研究第94-118页
    5.1 引言第94-95页
    5.2 实验部分第95-96页
        5.2.1 材料和方法第95页
        5.2.2 合成第95-96页
        5.2.3 可见光驱动水氧化第96页
    5.3 结构讨论第96-97页
    5.4 样品表征第97-107页
        5.4.1 X-射线粉末衍射(PXRD)第97-98页
        5.4.2 热重(TG)和红外(IR)第98-100页
        5.4.3 紫外-可见光谱(UV)第100页
        5.4.4 气体吸附第100-101页
        5.4.5 光电子能谱测试(XPS)第101-103页
        5.4.6 扫描电镜(SEM)第103页
        5.4.7 透射电镜(TEM)第103-106页
        5.4.8 不同温度热处理第106-107页
    5.5 可见光驱动水氧化第107-112页
    5.6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8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舒地尔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合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的可控合成和功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