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3 本文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第21-32页
    2.1 P2P的概念和类型第21-22页
    2.2 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第22-27页
        2.2.1 平台质量逐步优化第22-23页
        2.2.2 风控意识逐渐增强第23-25页
        2.2.3 投资风险收益差异缩小第25-27页
    2.3 互联网中主要P2P网络借贷评级第27-30页
    2.4 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评估的必要性第30-32页
第3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因素分析第32-37页
    3.1 信用风险及其分析第32-33页
    3.2 法律政策风险及其分析第33-34页
    3.3 技术风险及其分析第34页
    3.4 流动性风险及其分析第34-35页
    3.5 信誉风险及其分析第35页
    3.6 市场风险及其分析第35-37页
第4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第37-48页
    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37-38页
    4.2 权重的确定方法第38-41页
    4.3 P2P网络借贷平台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第41-48页
        4.3.1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1-42页
        4.3.2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第42-46页
        4.3.3 综合评价结果第46-48页
第5章 实证分析第48-65页
    5.1 样本信息第48-49页
    5.2 实证结果第49-63页
    5.3 实证检验第63-65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5-70页
    6.1 投资人的风险应对第65-66页
    6.2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应对第66-68页
    6.3 借款人的风险应对第68-69页
    6.4 监管者的风险应对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及过渡金属硼化物的合成与表征
下一篇: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1.13Ni0.3Mn0.57O2的形貌调控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