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真空电子器件PIC模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12-13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并行计算综述 | 第14-20页 |
| 2.1 引言 | 第14页 |
| 2.2 并行计算机种类 | 第14-16页 |
| 2.2.1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方式 | 第14-15页 |
| 2.2.2 数据通信方式 | 第15-16页 |
| 2.2.3 指令和数据之间工作方式 | 第16页 |
| 2.3 并行编程模式 | 第16-19页 |
| 2.3.1 共享内存模式 | 第17页 |
| 2.3.2 消息传递模式 | 第17-18页 |
| 2.3.3 数据并行模式 | 第18-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二维直角坐标系下的PIC算法 | 第20-33页 |
| 3.1 参数初始化 | 第20页 |
| 3.2 电磁场的计算 | 第20-25页 |
| 3.2.1 Yee网格差分算法 | 第20-22页 |
| 3.2.2 Gedney完全匹配层 | 第22-25页 |
| 3.3 粒子运动的计算 | 第25-29页 |
| 3.3.1 粒子所在位置电磁场的计算 | 第25-26页 |
| 3.3.2 粒子速度位置的计算 | 第26-29页 |
| 3.4 电流源的计算 | 第29-3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二维直角坐标系下PIC算法的多核TBB并行 | 第33-48页 |
| 4.1 串行PIC程序设计 | 第33-34页 |
| 4.2 实例验证 | 第34-38页 |
| 4.2.1 模型及参数 | 第35-36页 |
| 4.2.2 实例模拟流程 | 第36页 |
| 4.2.3 模拟结果 | 第36-38页 |
| 4.3 串行程序热点分析 | 第38-39页 |
| 4.4 TBB循环并行模板parallel_for优化策略 | 第39-41页 |
| 4.5 TBB任务调度器task优化策略 | 第41-42页 |
| 4.6 TBB并行中的数据竞争解决方案 | 第42-45页 |
| 4.7 TBB并行归约parallel_reduce优化策略 | 第45-47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并行结果与分析 | 第48-56页 |
| 5.1 引言 | 第48页 |
| 5.2 模拟平台及参数说明 | 第48页 |
| 5.3 模拟结果正确性分析 | 第48-51页 |
| 5.3.1 测试 | 第48-51页 |
| 5.4 并行模拟效果分析 | 第51-55页 |
| 5.4.1 各个函数的并发性分析 | 第51页 |
| 5.4.2 CPU利用率 | 第51-52页 |
| 5.4.3 加速比 | 第52-5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