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1 劳动者忠诚义务概述 | 第11-21页 |
1.1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内涵 | 第11-18页 |
1.1.1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概念 | 第11-13页 |
1.1.2 忠诚义务下劳动者的界定 | 第13-15页 |
1.1.3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性质 | 第15-17页 |
1.1.4 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内容界定 | 第17-18页 |
1.2 劳动者忠诚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8-21页 |
1.2.1 劳动者忠诚义务与诚实信用原则 | 第18-19页 |
1.2.2 劳动者忠诚义务与董事的忠实义务 | 第19-21页 |
2 欧洲国家关于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法律制度及评价 | 第21-28页 |
2.1 欧洲国家关于劳动者忠诚义务的法律制度 | 第21-24页 |
2.1.1 瑞典关于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1-22页 |
2.1.2 英国关于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2-23页 |
2.1.3 法国关于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3-24页 |
2.2 欧洲国家劳动者忠诚义务相关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24-28页 |
2.2.1 形成全面完整的劳动者忠诚义务内容体系 | 第24页 |
2.2.2 明确劳动者忠诚义务不得与公民言论自由相冲突 | 第24-26页 |
2.2.3 确立双重劳动关系下忠诚义务竞合的解决原则 | 第26页 |
2.2.4 限制劳动者违反忠诚义务时用人单位的解雇权 | 第26-28页 |
3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第28-32页 |
3.1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的立法现状 | 第28-29页 |
3.2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3.2.1 未明确劳动者忠诚义务的适用主体 | 第29页 |
3.2.2 未确定劳动者忠诚义务的行为范围边界 | 第29-31页 |
3.2.3 劳动者违反忠诚义务的法律后果规定较为笼统 | 第31-32页 |
4 我国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完善建议 | 第32-41页 |
4.1 对劳动者忠诚义务的主体分层规制 | 第32-33页 |
4.2 明确劳动者忠诚义务的行为范围边界 | 第33-36页 |
4.2.1 平衡用人单位的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 第33-34页 |
4.2.2 平衡用人单位的权利与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冲突 | 第34-35页 |
4.2.3 确立双重劳动关系下忠诚义务竞合的解决原则 | 第35-36页 |
4.3 全面规定劳动者违反忠诚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36-41页 |
4.3.1 在立法中增加惩戒权制度的条款 | 第36-37页 |
4.3.2 限制用人单位的解雇权 | 第37-38页 |
4.3.3 确定劳动者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 | 第38-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