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含全氟环丁基结构有机硅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5-16页
ABSTRACT第16页
符号说明第18-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5页
    1.1 氟硅聚合物的研究第19-26页
        1.1.1 有机硅聚合物的性能第19-20页
        1.1.2 有机氟聚合物的性能第20页
        1.1.3 氟硅聚合物的性能第20页
        1.1.4 氟硅聚合物的种类第20-22页
            1.1.4.1 以Si-O-Si为主链,氟烷基为侧链的氟硅聚合物第20-21页
            1.1.4.2 以氟碳聚合物为主链,有机硅为侧链的氟硅聚合物第21页
            1.1.4.3 主链含氟、含硅氧烷的氟硅聚合物第21-22页
            1.1.4.4 新型拓扑结构氟硅聚合物第22页
        1.1.5 氟硅聚合物的应用第22-26页
            1.1.5.1 氟硅橡胶第23页
            1.1.5.2 氟硅涂料第23-24页
            1.1.5.3 织物整理剂第24页
            1.1.5.4 润滑剂第24-25页
            1.1.5.5 自组装材料第25-26页
    1.2 三氟乙烯基及其热环化的研究第26-28页
        1.2.1 三氟乙烯基的结构与性质第26页
        1.2.2 三氟乙烯基的环化二聚反应第26-28页
    1.3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型聚合物的研究第28-33页
        1.3.1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的制备第28-32页
            1.3.1.1 三氟乙烯基芳基醚(TFVE)化合物的制备第29-31页
            1.3.1.2 全氟环丁基聚合物(PFCB)的制备第31-32页
        1.3.2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的应用第32-33页
            1.3.2.1 介电材料第32页
            1.3.2.2 光导材料第32-33页
            1.3.2.3 电池膜材料第33页
            1.3.2.4 密封材料第33页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三氟乙烯基芳基醚单体的制备第35-45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试剂第36页
    2.3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36-37页
        2.3.1 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第36-37页
        2.3.2 核磁共振谱图(NMR)分析第37页
        2.3.3 气相色谱(GC)分析第37页
    2.4 实验部分第37-40页
        2.4.1 试剂的预处理第37页
        2.4.2 1-溴-4-(2-溴-1,1,2,2-四氟乙氧基)苯(化合物Ⅰ)的合成及表征第37-38页
        2.4.3 1-溴-4-三氟乙烯氧基)苯(化合物Ⅱ)的合成及表征第38页
        2.4.4 4-三氟乙烯氧基苯基二甲基硅烷(化合物Ⅲ)的合成及表征第38-39页
        2.4.5 1,2-二(4-二甲基硅基苯氧基)六氟环丁烷(化合物Ⅳ)的合成及表征第39页
        2.4.6 红外光谱法测定化合物Ⅲ纯度第39-40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40-43页
        2.5.1 溶剂干燥方式对产物的影响第40页
        2.5.2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测定化合物Ⅲ纯度第40-43页
    2.6 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四种新型三氟乙烯基芳基醚化合物的制备第45-57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试剂第46页
    3.3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46页
    3.4 实验部分第46-47页
        3.4.1 三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Ⅴ(MTES+化合物Ⅲ)的制备第46-47页
        3.4.2 四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Ⅵ(TEOS+化合物Ⅲ)的制备第47页
        3.4.3 四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Ⅶ(D4~ⅵ+化合物Ⅲ)的制备第47页
        3.4.4 双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Ⅷ(羟基氟硅油+化合物Ⅲ)的制备第47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5.1 三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Ⅴ的表征第47-49页
        3.5.2 四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Ⅵ的表征第49-51页
        3.5.3 四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Ⅶ的表征第51-52页
        3.5.4 双官能度三氟乙烯基化合物Ⅷ的表征第52-54页
        3.5.5 溶剂对产物的影响第54-55页
        3.5.6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第55-56页
    3.6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含全氟环丁基芳基醚结构高度交联聚合物的制备第57-69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实验原料第58页
    4.3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58-59页
        4.3.1 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第58页
        4.3.2 透光性测试第58页
        4.3.3 固体核磁共振分析第58页
        4.3.4 介电常数测试第58页
        4.3.5 热重分析(TGA)第58页
        4.3.6 耐溶剂性测试第58-59页
    4.4 实验部分第59页
        4.4.1 高度交联PFCB聚合物的制备第59页
        4.4.2 三氟乙烯基热环化过程的DSC测试第59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59-66页
        4.5.1 高度交联PFCB聚合物的红外表征第59-60页
        4.5.2 三氟乙烯基热环化过程第60-62页
        4.5.3 交联密度及硬度测试及分析第62页
        4.5.4 热稳定性测试及分析第62-63页
        4.5.5 透光性测试及分析第63-64页
        4.5.6 介电常数测试及分析第64-65页
        4.5.7 吸水率测试及分析第65-66页
        4.5.8 耐溶剂性测试及分析第66页
    4.6 小结第66-69页
第五章 含全氟环丁基硅橡胶的制备第69-77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实验原料第69页
    5.3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69-70页
        5.3.1 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第69页
        5.3.2 粘度及流变性分析第69页
        5.3.3 固体核磁共振分析第69-70页
        5.3.4 热重分析(TGA)第70页
        5.3.5 耐溶剂性测试第70页
    5.4 实验部分第70页
    5.5 结果与讨论第70-75页
        5.5.1 预聚时间对预聚物的影响第70-71页
        5.5.2 交联剂种类对PFCB氟硅胶性能的影响第71-73页
        5.5.3 基胶分子量对PFCB氟硅胶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5.6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不同居住模式老年人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功能化石墨烯用于水脱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