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目次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15页 |
2 宗教对话是可能的吗? | 第15-32页 |
·论宗教间的不可通约性 | 第15-16页 |
·宗教对话的5个必要条件 | 第16-20页 |
·三种宗教关系理论与五种宗教对话模式 | 第20-32页 |
·对三种宗教关系理论的分析 | 第20-28页 |
·对五种对话模式的简要分析 | 第28-32页 |
3 如果宗教对话是可能的 | 第32-43页 |
·对话的前提与对话规则 | 第32-33页 |
·何谓宗教对话 | 第33-40页 |
·从辩证的对话走向对话的对话 | 第33-37页 |
·宗教对话的必要性及其本质特征 | 第37-39页 |
·真正的对话—默观 | 第39-40页 |
·对潘尼卡宗教对话模式的反思 | 第40-43页 |
4 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宗教对话 | 第43-52页 |
·如何理解宗教领域中"全球化"这一概念 | 第43-44页 |
·相互关联和全球负责的对话模式 | 第44-48页 |
·概述 | 第44-45页 |
·苦难作为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事业 | 第45-46页 |
·"同情-转变-合作-理解"的对话方法与基层共同体的建立 | 第46-48页 |
·全球负责对话的一些范例 | 第48-50页 |
·问题与挑战 | 第50-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