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王尚絅年谱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論第7-11页
    一、王尚絅與《蒼谷全集》第7页
    二、王尚絅研究现状综述第7-8页
    三、王尚絅的文學思想與文學創作第8-10页
    四、王尚絅研究的意義第10-11页
凡例第11-12页
家世第12-15页
    王尚絅,字錦夫,號蒼谷,河南汝州郏縣人第12页
    曾祖王斌,別號良佐翁。庠生,醫士第12页
    祖王宗,祖母李氏第12页
    父王璇,字天器,號平山先生,貢生,歷官南鄭縣訓導、宜川縣教諭。母聶氏第12-13页
    兄三:王尚忠、王尚文、王尚志;弟二:王尚明、王尚簡;行四;妹三第13页
    妻周氏第13-14页
    子五:王同、王和、王爻(早殤)、王府、王常(早殤);女三:淑媛、澄媛(早殤)、何媛第14页
    有《蒼谷全集》存世第14-15页
年譜第15-60页
    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 一岁第15页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 五岁第15页
    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 六岁第15页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 七岁第15-16页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 十岁第16页
    弘治二年己酉(1489) 十二岁第16页
    弘治八年乙卯(1495) 十八岁第16-17页
    弘治九年丙辰(1496) 十九岁第17页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 二十一岁第17页
    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 二十二岁第17-18页
    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 二十三岁第18页
    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 二十四岁第18页
    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 二十五岁第18-20页
    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 二十六岁第20页
    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 二十七岁第20页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 二十八岁第20-21页
    正德元年丙寅(1506) 二十九岁第21-22页
    正德二年丁卯(1507) 三十岁第22页
    正德三年戊辰(1508) 三十一岁第22-24页
    正德四年己巳(1509) 三十二岁第24页
    正德五年庚午(1510) 三十三岁第24-26页
    正德六年辛未(1511) 三十四岁第26页
    正德七年壬申(1512) 三十五岁第26-30页
    正德八年癸酉(1513) 三十六岁第30-31页
    正德九年甲戌(1514) 三十七岁第31页
    正德十年乙亥(1515) 三十八岁第31-32页
    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 三十九岁第32-33页
    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 四十岁第33-34页
    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 四十一岁第34-35页
    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 四十二岁第35-37页
    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 四十三岁第37-39页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 四十四岁第39-40页
    嘉靖元年壬午(1522) 四十五歲第40-41页
    嘉靖二年癸未(1523) 四十六岁第41-43页
    嘉靖三年甲申(1524) 四十七歲第43-44页
    嘉靖四年乙酉(1525) 四十八歲第44-49页
    嘉靖五年丙戌(1526) 四十九歲第49-52页
    嘉靖六年丁亥(1527) 五十歲第52页
    嘉靖七年戊子(1528) 五十一歲第52-53页
    嘉靖八年己丑(1529) 五十二歲第53-54页
    嘉靖九年庚寅(1530) 五十三歲第54-58页
    嘉靖十年辛卯(1531) 五十四歲第58-60页
附錄:王尚絅交游考第60-68页
    李夢陽第60-61页
    何景明第61页
    邊貢第61-62页
    王綖第62-63页
    王廷相第63页
    康海第63-64页
    王崇慶第64-65页
    韓邦奇第65页
    黨以平第65页
    馬理第65-66页
    崔銑第66页
    王九思第66页
    張潤第66-68页
參考文獻第68-73页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3-74页
致謝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长江江行诗研究
下一篇:唐代咏扇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