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基本理论 | 第8-14页 |
| (一)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内涵与特征 | 第9-11页 |
| 1.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内涵 | 第9-10页 |
| 2.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特征 | 第10-11页 |
| (三)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争议问题 | 第11-14页 |
| 1.证明标准是否为乌托邦 | 第11-12页 |
| 2.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 第12-14页 |
| 二、比较法视野下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评析 | 第14-19页 |
| (一)英美法系“盖然性优势”证明标准评析 | 第14页 |
| (二)大陆法系“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评析 | 第14-15页 |
| (三)界分证明标准的两种方法 | 第15-16页 |
| 1.等级划分视角 | 第15-16页 |
| 2.百分比划分视角 | 第16页 |
| (四)两大法系证明标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第16-19页 |
| 三、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分析与检视 | 第19-25页 |
| (一)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现状 | 第19-21页 |
| 1.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演进 | 第19-20页 |
| 2.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与实务现状 | 第20-21页 |
| (二)结合《解释》第108条与第109条对我国证明标准的进一步检视 | 第21-25页 |
| 1.《解释》第108条确立了我国以高度盖然性作为原则性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 第21-22页 |
| 2.《解释》第109条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化区分 | 第22-25页 |
| 四、结 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