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道《论语全解》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和不足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12-13页 |
第2章 荆公新学《论语》之传 ——《论语全解》 | 第13-20页 |
2.1 荆公新学简述 | 第13-14页 |
2.2 陈祥道及《论语全解》 | 第14-20页 |
2.2.1 作者生平及其著述 | 第14-15页 |
2.2.2 《论语全解》的成书背景 | 第15-16页 |
2.2.3 《论语全解》的版本及其流传情况 | 第16-20页 |
第3章 《论语全解》的义理探求 | 第20-27页 |
3.1 道体之论 | 第20-22页 |
3.2 道德性命之说 | 第22-25页 |
3.3 穷理尽性 | 第25-27页 |
第4章 《论语全解》的兼采汇通 | 第27-48页 |
4.1 以《礼》证《论语》 | 第27-30页 |
4.2 以《论语》《孟子》《中庸》解《论语》 | 第30-39页 |
4.2.1 以《论语》证《论语》 | 第31-33页 |
4.2.2 以《孟子》证《论语》 | 第33-37页 |
4.2.3 引《中庸》书 | 第37-39页 |
4.3 以三玄释《论语》 | 第39-48页 |
4.3.1 以《老》《庄》释《论语》 | 第39-44页 |
4.3.2 以《易》释《论语》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