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4YZ-4 型玉米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传动方案设计 | 第16-21页 |
2.1 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业环境分析与设计指标要求 | 第16-17页 |
2.2 4YZ-4 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液压驱动行走系统结构与原理 | 第17-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4YZ-4 型玉米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匹配设计 | 第21-30页 |
3.1 压力的确定 | 第21-23页 |
3.1.1 系统压力分析 | 第21-22页 |
3.1.2 液压泵、液压马达压力分析 | 第22-23页 |
3.2 液压元件计算、选型 | 第23-29页 |
3.2.1 收割机行驶附着条件分析 | 第23-25页 |
3.2.2 液压马达选型 | 第25页 |
3.2.3 液压泵选型 | 第25-26页 |
3.2.4 补油泵选型 | 第26-28页 |
3.2.5 油箱设计 | 第28页 |
3.2.6 散热器散热功率计算 | 第28-29页 |
3.2.7 液压油的选择 | 第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联合收割机液压行走控制方案 | 第30-39页 |
4.1 收割机控制系统功能与控制目标分析 | 第30-31页 |
4.1.1 收割机控制系统功能 | 第30页 |
4.1.2 收割机控制目标分析 | 第30-31页 |
4.2 收割机控制策略的制定 | 第31-32页 |
4.3 收割机控制方法的制定 | 第32-38页 |
4.3.1 转速敏感控制 | 第33-34页 |
4.3.2 无反馈比例控制 | 第34-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联合收割机液压行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9-52页 |
5.1 联合收割机液压行走控制曲线的制定 | 第39-43页 |
5.2 控制系统构架设计与硬件选择 | 第43-49页 |
5.2.1 控制系统构架设计 | 第43-45页 |
5.2.2 控制系统硬件选择 | 第45-49页 |
5.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联合收割机液压行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2-61页 |
6.1 PLUS+1 软件介绍 | 第52-54页 |
6.2 控制系统设计 | 第54-59页 |
6.2.1 系统安装与下载 | 第54-56页 |
6.2.2 系统功能选定 | 第56-57页 |
6.2.3 控制软件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7章 收割机液压行走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61-75页 |
7.1 AMESim软件简介 | 第61页 |
7.2 建立收割机液压行走系统模型 | 第61-63页 |
7.3 液压系统模型元件参数设置 | 第63-67页 |
7.4 液压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7-74页 |
7.4.1 一个工作循环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7.4.2 经常性负载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7.4.3 阶跃负载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8.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