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信托论文

基于制度视角的我国家族信托发展动因、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前言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文献回顾第12页
        1.2.2 国内文献回顾第12-14页
        1.2.3 文献评述第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7页
第2章 家族信托概述第17-27页
    2.1 家族信托的概念与历史沿革第17-18页
    2.2 家族信托的法律特征第18-20页
        2.2.1 家族信托主要为私益信托第18-19页
        2.2.2 家族信托主要为他益信托第19页
        2.2.3 家族信托兼具财产与事务管理双重特性第19-20页
    2.3 家族信托的核心功能第20-22页
        2.3.1 家族财富管理第20页
        2.3.2 家族财富传承第20页
        2.3.3 财产隔离第20-21页
        2.3.4 税务筹划第21页
        2.3.5 社会慈善第21-22页
    2.4 家族信托的种类第22-27页
        2.4.1 按照是否在境内和境外设立划分第22页
        2.4.2 按照信托财产对象划分第22-23页
        2.4.3 按照信托是否可撤销划分第23-24页
        2.4.4 按照是否完全为公益目的的划分第24-25页
        2.4.5 按照信托具体目的划分第25-27页
第3章 我国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动因分析第27-40页
    3.1 需求角度:我国家族信托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第27-34页
        3.1.1 国内财富积累催生财富传承需求第27-31页
        3.1.2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二代交接难题第31-32页
        3.1.3 家族信托的财富管理功能优势凸显第32-33页
        3.1.4 经济进入新常态第33页
        3.1.5 离岸信托在国内开展受限第33-34页
    3.2 供给角度:各类金融机构群雄并起,拓展家族信托业务第34-40页
        3.2.1 信托公司回归事务管理本源第34-37页
        3.2.2 私人银行发展的顶层设计第37-39页
        3.2.3 其他机构介入家族信托领域第39-40页
第4章 我国家族信托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第40-45页
    4.1 信托登记制度不完善第40-42页
        4.1.1 信托登记的范围过于狭窄第40-41页
        4.1.2 信托登记机关的缺失第41页
        4.1.3 申请信托登记的主体不明确第41页
        4.1.4 信托登记的效力过于严格第41-42页
    4.2 信托财产独立性存疑第42-43页
        4.2.1 委托给和所有权转移的差异第42页
        4.2.2 委托人的权利可能影响信托财产独立性第42-43页
    4.3 税收制度不明确第43页
        4.3.1 可能面临双重征税第43页
        4.3.2 税收优势未得到体现使得家族信托的发展缺乏紧迫性第43页
    4.4 受托人资格的限制第43-45页
第5章 境外家族信托发展的经验分析第45-50页
    5.1 英美法系家族信托第45-46页
        5.1.1 英国家族信托第45-46页
        5.1.2 美国家族信托第46页
        5.1.3 中国香港地区家族信托第46页
    5.2 大陆法系家族信托第46-48页
        5.2.1 德国家族信托第47页
        5.2.2 日本家族信托第47-48页
    5.3 境外家族信托发展的经验分析第48-50页
        5.3.1 财产隔离第48-49页
        5.3.2 防止后代挥霍第49页
        5.3.3 满足后代特殊需求第49页
        5.3.4 税收筹划第49页
        5.3.5 防止股权分散第49页
        5.3.6 保护财富隐私第49-50页
第6章 完善我国家族信托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第50-53页
    6.1 确立信托登记制度第50页
    6.2 完善信托登记制度第50-51页
    6.3 明确信托税收制度第51-52页
    6.4 扩大受托人的范围第52-5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三板市场背景下的股权众筹融资模式研究
下一篇:杠杆交易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与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