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3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量子点概述 | 第14-18页 |
·量子点的概念 | 第14-15页 |
·量子点的物理性质 | 第15-16页 |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 | 第16-17页 |
·量子点的生物学应用 | 第17-18页 |
·碳化硅量子点及其生物学应用 | 第18-26页 |
·碳化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碳化硅量子点光学特性 | 第20-23页 |
·碳化硅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应用 | 第23-26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课题来源 | 第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路线 | 第27-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2 试验部分 | 第30-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主要试验设备 | 第30页 |
·主要测试仪器和方法 | 第30-32页 |
3 碳化硅量子点的腐蚀法制备及其微观形貌随反应进程的演变 | 第32-39页 |
·碳化硅量子点制备工艺具体步骤 | 第32-33页 |
·制备工艺分析及腐蚀过程中碳化硅微观织构形貌的演变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碳化硅量子点光致发光原理及工艺参数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51页 |
·碳化硅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 | 第39-41页 |
·工艺参数对碳化硅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8页 |
·腐蚀反应过程控制及腐蚀液成分 | 第42-43页 |
·腐蚀液配比 | 第43-45页 |
·降酸清洗次数 | 第45-46页 |
·超声时长 | 第46-47页 |
·超重力系数 | 第47页 |
·量子点溶液浓度 | 第47-48页 |
·碳化硅量子点尺寸-光谱特征-颜色相互关联机制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碳化硅量子点表面物化特性调控及其成型机制 | 第51-59页 |
·碳化硅量子点表面亲有机物基团的一步法合成 | 第51-54页 |
·碳化硅量子点表面巯基的耦合 | 第54-56页 |
·巯基耦合的稳定性分析及其对碳化硅量子点光致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耦合稳定性分析 | 第56页 |
·耦合剂在腐蚀剂中的比值大小对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碳化硅量子点活体细胞标记与长时程荧光成像 | 第59-71页 |
·出芽短梗霉 | 第59-61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试剂(培养基)的配制 | 第59-60页 |
·活体细胞培养 | 第60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串珠镰刀菌 | 第61-65页 |
·试验材料 | 第62页 |
·试剂(培养基)的配制 | 第62-63页 |
·活体细胞培养 | 第63页 |
·串珠镰刀菌活体细胞长时程荧光成像 | 第63-65页 |
·基于碳化硅量子点标记技术根皮苷对串珠镰刀菌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65-68页 |
·基于量子点标记技术串珠镰刀菌对苹果幼苗根部侵染机制的研究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