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南泥湾大生产的缘起 | 第11-19页 |
| (一)南泥湾:军队大生产的天然宝地 | 第11-14页 |
| (二)南泥湾大生产是解决部队生活自给问题的客观要求 | 第14-16页 |
| (三)南泥湾大生产是解决军队保卫党中央和边区的深谋良策 | 第16-19页 |
| 二、南泥湾大生产的普遍开展 | 第19-33页 |
| (一)南泥湾大生产的初步开展 | 第21-26页 |
| (二)南泥湾大生产的普遍开展 | 第26-29页 |
| (三)南泥湾大生产在调整中普遍开展起来 | 第29-33页 |
| 三、南泥湾大生产的高潮 | 第33-45页 |
| (一)规划和发展南泥湾 | 第33-35页 |
| (二)大竞赛推动大高潮 | 第35-40页 |
| (三)大开发造就“陕北好江南” | 第40-45页 |
| 四、南泥湾大生产的深入发展及结束 | 第45-53页 |
| (一)响应“组织起来”的号召,动员组织妇女群众参加生产 | 第45-47页 |
| (二)巩固生产成果,实行精耕细作 | 第47-49页 |
| (三)生产建设的组织领导 | 第49-53页 |
| 五、南泥湾大生产的历史作用 | 第53-62页 |
| (一)粉碎了国民党的包围封锁,为边区度过困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53-55页 |
| (二)创造了军队发展自给经济的新经验,转变了“当兵吃粮”的传统观念,促进了广大官兵思想觉悟的提高 | 第55-57页 |
| (三)南泥湾大生产为边区生产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对推动边区生产建设起了良好的模范作用 | 第57页 |
| (四)南泥湾大生产带来了许多“副产品”,尤其对改善军民关系产生了巨大作用 | 第57-60页 |
| (五)南泥湾大生产积累了军队生产建设的经验,为新中国屯垦戍边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管理人才 | 第60-61页 |
| (六)创造培育了伟大的南泥湾精神,这是原生态延安精神的典型代表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后记 | 第64-65页 |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