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财政透明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财政透明度涵义 | 第17-21页 |
·财政透明度的定义 | 第17-18页 |
·财政透明度衡量指标 | 第18-20页 |
·财政透明度的定性分析框架 | 第20-21页 |
·财政透明度研究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1-22页 |
·新制度经济学 | 第22-23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财政透明度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4-36页 |
·提高财政透明度的重要意义 | 第24-25页 |
·财政透明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内在需要 | 第24页 |
·财政透明有利于政府治理水平与效率的提高 | 第24页 |
·财政透明是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财政透明是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重要途径 | 第25页 |
·财政透明是健全财政监督的必要前提 | 第25页 |
·我国财政透明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5-36页 |
·我国财政透明度改革进程及现状 | 第25-27页 |
·我国财政透明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第27-36页 |
第4章 财政透明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6-39页 |
·财政信息披露主体 | 第36页 |
·财政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 第36-37页 |
·完善而有约束力的法律制度 | 第36页 |
·明确规定财政信息公布频率 | 第36-37页 |
·重视政府财政公开的信息化建设 | 第37页 |
·财政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37页 |
·全面而完整的财政信息披露 | 第37页 |
·财政信息公开的质量 | 第37-39页 |
·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与审批保障 | 第37-38页 |
·严格的预算执行 | 第38-39页 |
第5章 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提升路径 | 第39-53页 |
·供给导向型时期的财政透明度建设 | 第39-47页 |
·深入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全面的财政信息公开主体体系 | 第40页 |
·改进预算过程,提高预决算公开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 第40-46页 |
·进一步拓宽财政信息披露客体的内容 | 第46-47页 |
·加强财政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建立完善的财政透明制度 | 第47页 |
·需求导向型时期的财政透明度建设 | 第47-51页 |
·培养公民文化提高全社会的透明意识 | 第48-50页 |
·增强财政的民主法制建设,夯实财政公开法律基础 | 第50-51页 |
·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完善技术支持手段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