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的设计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国内外总体对比 | 第10-11页 |
·外形结构 | 第11-12页 |
·预溶方式 | 第12-13页 |
·药剂的自动添加 | 第13-14页 |
·煤泥水浓度的检测 | 第14-17页 |
·工控组态 | 第1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煤泥水沉降过程的因素影响分析 | 第20-32页 |
·煤泥水处理所用絮凝剂 | 第20页 |
·影响絮凝剂使用效果的因素 | 第20-24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煤泥水浓度对絮凝剂加药量的影响试验 | 第25-31页 |
·试验目的 | 第25页 |
·试验器材和药品 | 第25页 |
·试验方案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过程 | 第26-2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试验结论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自动加药控制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 第32-46页 |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 第32-35页 |
·开环控制系统 | 第32页 |
·闭环控制系统 | 第32-33页 |
·前馈控制系统 | 第33-34页 |
·反馈控制系统 | 第34页 |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 第34-35页 |
·控制方法 | 第35-38页 |
·PID控制 | 第35-36页 |
·模糊控制 | 第36-38页 |
·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的选择 | 第38-43页 |
·前馈计算模型的设计 | 第38-39页 |
·模糊控制器 | 第39页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9-42页 |
·用MATLAB创建模糊控制器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6-52页 |
·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46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46-47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47-50页 |
·系统配药流程设计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主要硬件选型和软件的设计 | 第52-70页 |
·主要硬件选型 | 第52-55页 |
·传感器选型 | 第52-53页 |
·变频器选型 | 第53-55页 |
·其他设备选型 | 第55页 |
·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 第55-61页 |
·PLC的软硬件设计 | 第61-69页 |
·PLC的功能和特点 | 第61页 |
·PLC的选型 | 第61-64页 |
·I/O点地址分配 | 第64页 |
·PLC接线图 | 第64-66页 |
·系统设计流程 | 第66-68页 |
·程序编写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系统人机界面的组态设计 | 第70-80页 |
·人机界面概述 | 第70-72页 |
·人机界面的介绍 | 第70页 |
·多功能面板 | 第70-71页 |
·触摸屏的选型 | 第71-72页 |
·组态软件的介绍 | 第72-73页 |
·组态设计和实现 | 第73-78页 |
·创建新项目并建立连接 | 第73-74页 |
·建立变量 | 第74-75页 |
·画面组态 | 第75-76页 |
·参数设置页面组态 | 第76-77页 |
·报警组态 | 第77页 |
·用户组态 | 第77-78页 |
·趋势图组态 | 第78页 |
·项目调试和传输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7 结论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