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垭矿K12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抽采区块分级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瓦斯地质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瓦斯抽采区块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矿井概况 | 第14-23页 |
·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 第14-15页 |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 第15页 |
·矿井瓦斯概况 | 第15-16页 |
·煤层 | 第16-18页 |
·煤质特征 | 第18-20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0-23页 |
3 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 第23-33页 |
·区域构造控制特征研究 | 第23-26页 |
·矿区构造控制特征研究 | 第26-27页 |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 第27-32页 |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4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 第33-39页 |
·褶曲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3-34页 |
·断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4页 |
·煤层厚度及结构变化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4-35页 |
·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5-36页 |
·顶板泥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6-37页 |
·煤层倾角与露头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7页 |
·煤的吸附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37页 |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 第37-39页 |
5 瓦斯抽采区块划分及资源量统计 | 第39-47页 |
·瓦斯抽采的影响因素 | 第39页 |
·研究区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区块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 第43-45页 |
·李子垭煤矿K12煤层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 第45-47页 |
6 抽采区块的灰色聚类评估 | 第47-53页 |
·灰色定权聚类简介 | 第47页 |
·灰色定权聚类方法的分析步骤 | 第47-48页 |
·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 第48页 |
·抽采区块临界指标确定 | 第48页 |
·抽采区块灰色聚类评估 | 第48-5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