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妇科病论文--经病论文

宣郁通经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英文词缩略表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42页
 一、临床表现第11-13页
  1 疼痛第11-12页
  2 月经异常第12页
  3 不孕第12页
  4 盆腔阳性体征第12-13页
 二、中医病因病机第13-16页
  1 古代医家的认识第13-14页
  2 现代医家的认识第14-16页
 三、西医发病机制第16-20页
  1 经血逆流种植学说第16-17页
  2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第17页
  3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第17-18页
  4 胚胎残迹学说第18页
  5 诱导学说第18-19页
  6 免疫学说第19页
  7 遗传学说第19-20页
  8 干细胞学说第20页
 四、中医疗法第20-28页
  1 中药内治第20-24页
  2 中药外治第24-25页
  3 针灸治疗第25-27页
  4 中医综合治疗第27-28页
 五、西医疗法第28-32页
  1 期待疗法第28页
  2 药物治疗第28-30页
  3 手术治疗第30-32页
 六、中西医结合疗法第32-33页
 七、结论第33-34页
 八、参考文献第34-42页
前言第42-4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43-62页
 一、研究方案第43-50页
  1 病例来源第43页
  2 诊断标准第43-44页
  3 病例选择第44-46页
  4 治疗方案第46页
  5 观测指标第46页
  6 评价标准第46-49页
  7 安全性评定第49页
  8 数据处理第49-50页
  9 技术路线图第50页
 二、研究结果第50-58页
  1 病例资料第50页
  2 基线分析第50-52页
  3 疗效对比第52-56页
  4 疗效相关因素分析第56-57页
  5 安全性检测第57页
  6 不良事件观察第57-58页
 三、讨论第58-62页
  1 立法依据第58页
  2 方药分析第58-61页
  3 结果分析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味黄芪赤风颗粒对CKD(1-2期)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杜宝俊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