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研究创新 | 第9页 |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 | 第10-1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的提出 | 第12页 |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 | 第13-14页 |
·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三章 逆周期资本监管指标的选择 | 第16-29页 |
·逆周期资本监管指标 | 第16-17页 |
·监管指标适用性的统计学分析 | 第17-27页 |
·宏观预警指数 | 第17-18页 |
·不同监管指标和一致指数趋势分析 | 第18-21页 |
·皮尔森相关系数 | 第21-22页 |
·信贷/GDP缺口和社会融资规模/GDP缺口指标的进一步分析 | 第22-23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23-27页 |
·统计结果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逆周期资本监管指标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检验 | 第29-38页 |
·根据信贷/GDP缺口指标计提缓冲资本的方法 | 第29-30页 |
·计提缓冲资本的结果及分析 | 第30-34页 |
·信贷/GDP缺口指标的优缺点分析 | 第34-36页 |
·信贷/GDP缺口指标的优点 | 第35页 |
·信贷/GDP缺口指标的缺点 | 第35-36页 |
·本章总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关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38-42页 |
·完善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完善逆周期资本监管的预警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区间及计提方法 | 第39页 |
·加强与相关制度间的协同配合 | 第39-40页 |
·以规则为基础兼顾相机抉择 | 第40页 |
·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合作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2-44页 |
·主要结论 | 第42-43页 |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3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