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中国P2P平台倒闭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状态第10-13页
     ·关于P2P网贷兴起的原因研究第10-11页
     ·关于P2P网贷运营模式研究第11页
     ·关于P2P网贷的风险问题研究第11-12页
     ·关于P2P网贷的监管问题研究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第14-16页
     ·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6-19页
   ·研究的相关概念第16页
     ·P2P网络借贷的含义第16页
     ·P2P网络借贷的参与者第16页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6-18页
     ·普惠金融理论第16-17页
     ·金融共生理论第17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7-18页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18-19页
第3章 国内倒闭P2P平台的统计分析第19-33页
   ·国内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第19-21页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P2P网络借贷市场第19-20页
     ·国内P2P平台出现“倒闭潮”第20-21页
   ·倒闭平台背景分析第21-28页
     ·注册资金分布第21页
     ·公司注册类型分布第21-22页
     ·运营时间分布第22-23页
     ·投资安全保障分布第23-26页
     ·倒闭平台地域分布第26-28页
   ·投资项目经济指标分析第28-31页
     ·借款期限分布第28-29页
     ·借款额度分布第29-30页
     ·年化收益率分布第30-31页
   ·异化产品分析第31-33页
     ·秒标第31页
     ·拆标第31-33页
第4章 国内P2P平台倒闭的内部影响因素第33-42页
   ·平台存在蓄意诈骗行为第33-36页
     ·公司资质造假第35页
     ·平台透明度低第35-36页
   ·平台存在实业自融行为第36-39页
     ·拆标行为第36-38页
     ·平台伪造借款人信息第38-39页
   ·平台存在经营不善问题第39-42页
     ·缺乏专业能力第39-40页
     ·过度激励第40-42页
第5章 国内P2P平台倒闭的外部影响因素第42-50页
   ·缺乏明确的准入门槛第42-44页
     ·缺乏注册资金要求第42-43页
     ·缺乏经营牌照要求第43页
     ·缺乏对管理者资质要求第43-44页
     ·缺乏技术要求第44页
   ·缺乏透明信息披露机制第44-45页
   ·缺乏有效的资金托管第45-46页
     ·大部分平台并未进行资金托管第45页
     ·第三方资金托管方对资金“只存不管”第45-46页
   ·缺乏法律威慑第46-47页
     ·各监管部门之间统筹困难第46-47页
     ·缺乏对P2P行业定性的法律条例第47页
   ·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需求第47-50页
     ·储户心理第47-48页
     ·股民心理第48-50页
第6章 对防范我国P2P平台风险的对策第50-57页
   ·对行业监管的建议第50-52页
     ·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门槛第50页
     ·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第50-51页
     ·建立严格的资金托管要求第51-52页
     ·加强行业自律的约束作用第52页
   ·对P2P平台的建议第52-54页
     ·加强对投资者约束与引导第52-53页
     ·加强自身约束第53-54页
   ·对P2P网贷投资者的建议第54-57页
     ·认真识别平台的各种资质第54-55页
     ·根据投资标的情况选择平台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经营风险研究
下一篇:M开发投资集团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