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铂族元素在大气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大气颗粒物中PGE的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 ·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元素污染研究 | 第16-18页 |
| ·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元素季节分布特征 | 第16页 |
| ·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16-17页 |
| ·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来源解析 | 第17-18页 |
| ·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部分 | 第20-25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 ·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 ·气候特征 | 第2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 ·PM10、PM2.5样品的采集 | 第21-23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 ·微量元素与铂族元素的分析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元素及铂族元素 | 第25-33页 |
| ·实验预处理及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 ·混合交换柱的预处理 | 第25页 |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 ·滤膜的选择 | 第26-27页 |
| ·样品的分解 | 第27页 |
| ·干扰元素的分离 | 第27-28页 |
| ·内标的选择 | 第28页 |
| ·方法检出限 | 第28-29页 |
| ·标准物质测定结果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贵阳市大气PM10、PM2.5的污染特征 | 第33-39页 |
| ·PM10、PM2.5的浓度水平 | 第33-34页 |
| ·PM10、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4-35页 |
| ·PM2.5与PM10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7页 |
| ·贵阳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贵阳市PM10、PM2.5中铂族元素污染特征 | 第39-50页 |
| ·贵阳市PM10、PM2.5中铂族元素的浓度水平 | 第39-45页 |
| ·贵阳市PM10、PM2.5中铂族元素季节变化特征 | 第45-46页 |
| ·贵阳市PM10、PM2.5中铂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 ·富集因子分析 | 第47页 |
| ·贵阳市PM10、PM2.5中铂族元素的浓度与国内外其他城市比较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PM10、PM2.5中微量元素的污染特征 | 第50-64页 |
| ·PM10、PM2.5中微量元素的浓度水平 | 第50-55页 |
| ·PM10、PM2.5中微量元素的月份变化 | 第55-58页 |
| ·PM10、PM2.5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 | 第58-60页 |
| ·微量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 | 第60-61页 |
| ·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64-66页 |
| ·本文结论 | 第64-65页 |
|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5页 |
| ·后续工作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