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植物细菌性病害 | 第11页 |
·由Brenneria属细菌侵染的林木病害 | 第11-12页 |
·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机制 | 第12-15页 |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 | 第12-14页 |
·hrp基因簇 | 第14-15页 |
·构建基因突变体的方法 | 第15-18页 |
·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和Tn5转座突变 | 第15-16页 |
·同源重组与自杀载体 | 第16-17页 |
·细菌的接合作用与质粒的自主转移 | 第17-18页 |
·欧美杨溃疡病菌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病原及发病症状 | 第18页 |
·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 第18-19页 |
·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Lonsdalea quercina N-5-1hrcJ基因部分功能分析 | 第20-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菌株、质粒、培养条件及引物 | 第20-21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供试植物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试剂 | 第22-23页 |
·DNA操作方法 | 第23-24页 |
·PCR扩增DNA片段 | 第24-25页 |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的制备 | 第25页 |
·两亲接合方法 | 第25-26页 |
·三亲接合方法 | 第26页 |
·Southern杂交步骤 | 第26-28页 |
·病原菌培养条件研究 | 第28页 |
·hrcJ基因插入突变载体的构建 | 第28页 |
·hrcJ基因插入突变体的获得 | 第28-29页 |
·hrcJ基因互补突变体的获得 | 第29页 |
·生长曲线测定 | 第29页 |
·游动性的测定 | 第29页 |
·生物膜的测定 | 第29页 |
·烟草过敏反应测试 | 第29-30页 |
·致病性反应测试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病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 | 第30-31页 |
·hrcJ基因插入突变体的验证 | 第31-34页 |
·hrcJ基因互补突变体的验证 | 第34页 |
·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hrcJ基因突变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第35页 |
·hrcJ基因突变对游动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hrcJ基因突变对过敏性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hrcJ基因突变对致病性的影响 | 第3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3 Lonsdalea quercina N-5-1hrpX和hrpY基因部分功能分析 | 第39-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供试菌株、质粒、培养条件及引物 | 第3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9页 |
·供试植物 | 第39-40页 |
·hrpX和hrpY基因插入突变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hrpX和hrpY基因插入突变体的获得 | 第41页 |
·hrpX和hrpY基因互补突变体的获得 | 第41-42页 |
·生长速率、游动性及生物膜检测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hrpX和hrpY基因插入突变体的验证 | 第42-44页 |
·hrpX和hrpY基因互补突变体的验证 | 第44页 |
·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4-45页 |
·hrpX和hrpY基因突变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第45-46页 |
·hrpX和hrpY基因突变影响游动性 | 第46-47页 |
·hrpX和hrpY基因突变对致病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8-50页 |
4 全文结论 | 第50-51页 |
5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