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绪论第11-31页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1-15页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第15-28页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28-29页
 四、 研究方法第29-30页
 五、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第30-31页
第一章 和解与国际政治第31-58页
 第一节 和解的意涵及其实现路径第31-39页
  一、 和解的价值要素第31-34页
  二、 通向和解之路第34-37页
  三、 构建和解文化第37-39页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和解:一种理论分析第39-47页
  一、 非和解——现实主义的视角第40-42页
  二、 浅和解——新自由主义的视角第42-45页
  三、 深和解——建构主义的视角第45-47页
 第三节 战后德国外交实践的基本特征:和解外交第47-56页
  一、 基于和平理念的“多边外交”第48-49页
  二、 敢于直面真相的“反思外交”第49-52页
  三、 渴望重塑正义的“赔偿外交”第52-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二章 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的缘起第58-83页
 第一节 体系层次——“冷战”的结构性推力第59-67页
  一、 “两极”格局的催化作用第60-62页
  二、 美国的助推作用第62-67页
 第二节 国家层次——“国家利益”的驱动效应第67-73页
  一、 战后德国的利益需求第68-70页
  二、 战后法国的利益需求第70-73页
 第三节 个人层次——政治领袖的人格魅力第73-81页
  一、 康拉德·阿登纳:虔诚的“现实主义者”第74-78页
  二、 维利·勃兰特:坚定的“历史捍卫者”第78-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三章 德法和解:从历史宿敌到坚实盟友第83-109页
 第一节 历史意识:破除“魔鬼的圆箍”第83-87页
  一、 捐弃仇怨:反思与宽恕第83-85页
  二、 化敌为友的“政治承诺”第85-87页
 第二节 政治领袖:亲密无间的“和平主义者”第87-93页
 第三节 《爱丽舍条约》与德法合作的制度化第93-103页
  一、 1963-1988:艰难起步第94-96页
  二、 1988-2003:进展显著第96-98页
  三、 2003-2005:牢不可破第98-101页
  四、 2005-2009:求同存异第101-103页
 第四节 民间组织的辅助效应第103-107页
  一、 代表性民间组织第104页
  二、 民间组织的目标、运行方式与效果第104-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四章 德波和解: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第109-134页
 第一节 历史意识:记忆·责任·未来第109-119页
  一、 宗教激励:开启关系正常化之门第110-113页
  二、 PCS“索赔风波”第113-116页
  三、 “反驱逐中心”之争第116-119页
 第二节 政治领袖:“意识形态偏见”的摈弃者第119-122页
 第三节 “1970 条约”后的德波关系发展历程.第122-129页
  一、 1970-1989:停滞不前第122-124页
  二、 1989-2000:“黄金十年”第124-126页
  三、 2000-2007:危机四伏第126-128页
  四、 2007-2009:融冰回暖第128-129页
 第四节 民间组织在德波和解中的作用第129-132页
  一、 代表性民间组织第129页
  二、 民间组织的目标、运行方式与效果第129-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五章 德以和解:从血海深仇到“特殊关系”第134-160页
 第一节 历史意识:消除“大屠杀”阴影第134-140页
  一、 “三月照会”和阿登纳演说第134-136页
  二、 《卢森堡条约》与德以关系的改善第136-137页
  三、 “反犹主义”及其影响第137-140页
 第二节 政治领袖:“特殊关系”的守护者第140-144页
 第三节 建交后的德以关系发展历程第144-153页
  一、 1965-1989:政冷经热第144-147页
  二、 1990-2004:深耕合作第147-148页
  三、 2005:“不惑”之思第148-150页
  四、 2006-2009:迈向未来第150-153页
 第四节 民间组织在德以和解中的作用第153-158页
  一、 德国境内的民间组织第154-156页
  二、 以色列境内的民间组织第156-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60页
第六章 新形势下的德国和解外交:挑战与责任第160-180页
 第一节 世界变局中的德国角色转换第160-166页
  一、 “崛起”的烦恼第160-163页
  二、 “大德国梦”第163-166页
 第二节 风云新途——大国和解之路第166-178页
  一、 德国与欧盟:同舟共济第166-169页
  二、 德国与美国:分道扬镳?第169-172页
  三、 德国与俄罗斯:“亦敌亦友”第172-178页
 本章小结第178-180页
结论第180-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221页
 一、 中文文献第184-199页
 二、 英文文献第199-220页
 三、 网络资源第220-221页
致谢第221-223页
附件第223页

论文共2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
下一篇:冷战后欧盟对非洲政策调整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