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调神针刺法配合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10-17页 |
·古代医家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10-11页 |
·现代医家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11-12页 |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 第12-17页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17-22页 |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及诊断 | 第17页 |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7-18页 |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评定 | 第18-19页 |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 第19-22页 |
临床研究 | 第22-31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2-26页 |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第22-23页 |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纳入标准 | 第24-25页 |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剔除标准 | 第25页 |
·脱落标准 | 第25页 |
·针刺意外情况及处理 | 第25-2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分组方法 | 第26页 |
·治疗方法 | 第26-27页 |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定 | 第27-28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28页 |
·观察和统计学方法 | 第28-29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9-31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量表评分比较 | 第29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oCA量表评分比较 | 第29-30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量表评分比较 | 第30页 |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30页 |
·安全性评定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9页 |
1. 立题的思路及依据 | 第31页 |
2. 醒脑调神针刺法的理论基础及选穴依据 | 第31-34页 |
·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选穴依据 | 第32-34页 |
3. 自拟方益智饮的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第34-36页 |
·组方依据 | 第34页 |
·方药分析 | 第34-36页 |
4.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 第36-37页 |
5. 疗效分析 | 第37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