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 第1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46页 |
·生化传感技术 | 第17-18页 |
·荧光生化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30页 |
·基于有机荧光染料的生化传感技术 | 第19-21页 |
·基于荧光纳米材料的生化传感技术 | 第21-30页 |
·荧光金属纳米簇(纳米颗粒)及其生化传感应用 | 第30-38页 |
·荧光金属纳米簇(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30-33页 |
·荧光金属纳米簇(纳米颗粒)的生化传感应用 | 第33-38页 |
·荧光碳纳米材料及其生化传感应用 | 第38-42页 |
·氧化石墨烯及其荧光生化传感应用 | 第39-40页 |
·石墨烯量子点及其荧光生化传感应用 | 第40-42页 |
·本文构思 | 第42-45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结构图 | 第45-46页 |
第2章 滚环放大技术介导的多联体荧光铜纳米颗粒合成及其mi RNA检测应用研究 | 第46-66页 |
·前言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7-49页 |
·滚环扩增反应 | 第49页 |
·荧光铜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49页 |
·荧光铜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49-50页 |
·滚环扩增产物及模板DNA降解电泳分析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5页 |
·实验原理 | 第50页 |
·单体荧光铜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4页 |
·滚环放大介导的多联体荧光铜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第54-58页 |
·多联体荧光铜纳米颗粒的分析灵敏度考察 | 第58-59页 |
·多联体荧光铜纳米颗粒的荧光稳定性考察 | 第59-61页 |
·基于多联体荧光铜纳米颗粒的mi RNA检测研究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3章 末端转移酶聚合“超长”poly-T介导的荧光铜纳米颗粒合成及其mi RNA循环放大检测应用研究 | 第66-89页 |
·前言 | 第66-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7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7-70页 |
·末端转移酶聚合“超长”poly-T | 第70页 |
·双链特异性核酸酶酶切反应 | 第70页 |
·DNA检测 | 第70页 |
·mi RNA检测 | 第70页 |
·荧光铜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70-71页 |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表征 | 第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7页 |
·末端转移酶聚合“超长”poly-T介导的荧光铜纳米颗粒平台的构建 | 第71-79页 |
·基于超长poly T荧光铜纳米颗粒的mi RNA循环放大检测研究 | 第79-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4章 基于双激发石墨烯量子点的“通道切换模式”同步检测铁离子和汞离子研究 | 第89-103页 |
·前言 | 第89-91页 |
·实验部分 | 第91-9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91-92页 |
·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 | 第92-93页 |
·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 第93页 |
·目标离子( Fe~(3+)/Hg~(2+))检测 | 第93页 |
·实际水样检测 | 第93页 |
·目标离子猝灭机理初步探究 | 第93-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2页 |
·实验原理 | 第94页 |
·双激发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 第94-96页 |
·基于双激发石墨烯量子点的单一离子检测 | 第96-98页 |
·基于双激发石墨烯量子点的“通道切换模式”同步检测铁离子和汞离子 | 第98-101页 |
·基于双激发石墨烯量子点的实际水样检测应用 | 第101页 |
·石墨烯量子点与目标离子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Cu~(2+)-抗坏血酸反应介导的石墨烯量子点荧光猝灭效应及其多目标生化传感应用研究 | 第103-116页 |
·前言 | 第103-104页 |
·实验部分 | 第104-10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104-105页 |
·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及纯化 | 第105-106页 |
·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 第106页 |
·铜离子 /抗坏血酸检测 | 第106页 |
·实际样品检测 | 第10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5页 |
·实验原理 | 第106-107页 |
·石墨烯量子点的光谱性质表征 | 第107-108页 |
·铜离子 -抗坏血酸反应介导的石墨烯量子点荧光猝灭效应 | 第108-109页 |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铜离子检测 | 第109-112页 |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抗坏血酸(Vc)检测 | 第112-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6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荧光猝灭效应的DNA聚合酶活性分析研究 | 第116-128页 |
·前言 | 第116-117页 |
·实验部分 | 第117-12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117-119页 |
·溶液配置 | 第119页 |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第119页 |
·DNA聚合酶( KF~-)检测 | 第119-1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7页 |
·实验原理 | 第120-121页 |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第121-122页 |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聚合酶检测可行性考察 | 第122-124页 |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聚合酶检测条件优化 | 第124-125页 |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聚合酶活性定量分析 | 第125-126页 |
·聚合反应抑制剂药物筛选应用 | 第126-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54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4-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