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原油检验 ГОCТ、GB、ISO和ASTM标准的理论比对 | 第11-2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原油检验项目的选择 | 第11-12页 |
| ·原油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 ·原油取样方法 | 第12-13页 |
| ·原油检验标准 | 第13页 |
| ·原油检验项目标准比对 | 第13-24页 |
| ·原油水含量检验标准比对 | 第13-16页 |
| ·原油水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13-14页 |
| ·原油水含量试验方法标准比对 | 第14-16页 |
| ·原油水含量检验标准间存在的差异 | 第16页 |
| ·原油硫含量检验标准比对 | 第16-19页 |
| ·原油硫含量检验方法 | 第16-17页 |
| ·原油硫含量试验方法标准比对 | 第17-18页 |
| ·原油硫含量检验标准间存在的差异 | 第18-19页 |
| ·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验标准比对 | 第19-21页 |
| ·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验方法 | 第19页 |
| ·原油机械杂质含量试验方法标准比对 | 第19-21页 |
| ·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验标准间存在的差异 | 第21页 |
| ·原油氯盐含量检验标准比对 | 第21-24页 |
| ·原油氯盐含量检验方法 | 第21-22页 |
| ·原油氯盐含量试验方法标准比对 | 第22-24页 |
| ·原油氯盐含量检验标准间存在的差异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中俄双方进口原油水含量检测数据比对 | 第26-36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原油的取样 | 第26页 |
| ·对原油样品取值 | 第26页 |
| ·进口原油水含量检测仪器 | 第26-27页 |
| ·进口原油水含量检测方法 | 第27页 |
|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 ·t检验 | 第28-29页 |
| ·SPSS统计学分析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 ·进口原油水含量检测结果 | 第29-33页 |
| ·进口原油水含量检测结果数据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中俄双方进口原油硫含量检测数据比对 | 第36-44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 ·原油的取样 | 第36页 |
| ·对原油样品取值 | 第36页 |
| ·进口原油硫含量检测仪器 | 第36-37页 |
| ·进口原油硫含量检测方法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 ·进口原油硫含量检测结果 | 第37-42页 |
| ·进口原油硫含量检测结果数据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中俄双方进口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测数据比对 | 第44-52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原油的取样 | 第44页 |
| ·对原油样品取值 | 第44页 |
| ·进口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测仪器 | 第44-45页 |
| ·进口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测方法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 ·进口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测结果 | 第45-49页 |
| ·进口原油机械杂质含量检测结果数据分析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中俄双方进口原油氯盐含量检测数据比对 | 第52-60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 ·原油的取样 | 第52页 |
| ·对原油样品取值 | 第52页 |
| ·进口原油氯盐含量检测仪器 | 第52-53页 |
| ·进口原油氯盐含量检测方法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 ·进口原油氯盐含量检测结果 | 第53-58页 |
| ·进口原油氯盐含量检测结果数据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