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国外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研究评述第12页
     ·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第12-14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7页
2 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的理论界定与分析第17-21页
   ·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第17页
     ·流动性的概念第17页
     ·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第17页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第17-19页
     ·存贷比第18页
     ·流动性比例第18页
     ·流动性覆盖率第18-19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概述第19-21页
3 危机后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第21-27页
   ·危机后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第21-24页
     ·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第21-22页
     ·欧洲银行业联盟第22-23页
     ·巴塞尔协议Ⅲ第23-24页
   ·危机后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中国的启示第24-27页
     ·建立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制第24-25页
     ·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第25页
     ·完善金融立法与监管体系第25-27页
4 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第27-46页
   ·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和问题第27-34页
     ·存贷比指标符合规定要求第27-28页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使国内资金大量流出第28-30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第30页
     ·静态监管方法难以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第30-31页
     ·商业银行收益来源单一第31-32页
     ·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流动性隐患第32-33页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和存款增长受限具有一定矛盾第33-34页
   ·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第34-46页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第34-37页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第37-39页
     ·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第39-40页
     ·宏观经济第40-41页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第41-42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第42-46页
5 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实证研究第46-57页
   ·变量和数据选择第46-47页
   ·模型设定第47-48页
   ·模型检验第48-51页
     ·单位根检验第48-49页
     ·协整检验第49-51页
   ·建立VAR模型第51-52页
   ·脉冲响应函数第52-54页
   ·方差分解分析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6 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第57-61页
   ·建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第57页
   ·实施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第57-58页
   ·商业银行应转变现有的经营发展模式第58-59页
   ·重点加强对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第59-60页
   ·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能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后记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E模型的我国银行贷款市场竞争度分析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