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国内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 ·高斯模式和CALPUFF预测模式 | 第8页 |
| ·美国环保局推荐的AERMOD预测模式 | 第8页 |
| ·英国剑桥环境研究公司开发的ADMS预测模式 | 第8-9页 |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制的CAPPSR预测模式 | 第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1页 |
| 2 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11-20页 |
| ·影响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气象要素 | 第11-13页 |
| ·湍流 | 第11页 |
| ·温度 | 第11页 |
| ·温廓线 | 第11页 |
| ·风速 | 第11-12页 |
| ·气压 | 第12页 |
| ·气湿 | 第12页 |
| ·风向、风频 | 第12-13页 |
| ·影响大气污染物的主要地形参数 | 第13-14页 |
| ·不同预测模式下的简单地形 | 第13-14页 |
| ·不同预测模式下的复杂地形 | 第14页 |
| ·高斯预测模式与AERMOD模式系统理论的对比 | 第14-17页 |
| ·大气稳定度的对比分析 | 第14页 |
| ·扩散参数的对比 | 第14-15页 |
| ·不同预测模式对复杂地形的处理 | 第15-16页 |
| ·不同预测模式中对流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的对比 | 第16-17页 |
| ·不稳定条件下的垂直扩散分布的对比 | 第17页 |
| ·AERMOD模式气象、复杂地形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AERMOD模式系统流程图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气象、地形参数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 第20-29页 |
| ·气象、复杂地形下污染物因素的扩散 | 第20-23页 |
| ·气象因素 | 第20-21页 |
| ·地形因素 | 第21-23页 |
| ·其它非扩散过程 | 第23页 |
| ·气象、复杂地形因素下扩散模式的发展 | 第23-24页 |
| ·气象、地形因素在不同预测模式中的规定 | 第24-28页 |
| ·高斯模式下气象参数的选取 | 第24页 |
| ·AERMOD预测模式气象参数的选取 | 第24-25页 |
| ·高斯预测模式中地形参数的选取 | 第25-26页 |
| ·AERMOD预测模式中地形参数的选取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4 哈尔滨市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中SO_2预测分析 | 第29-38页 |
| ·污染物SO_2的评价工作等级 | 第29页 |
| ·项目中污染源SO_2的选取 | 第29-30页 |
| ·污染因子SO_2预测范围 | 第30-31页 |
| ·污染因子SO_2的监测布局 | 第31页 |
| ·污染因子SO_2的监测及分析方法 | 第31页 |
| ·污染因子SO_2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污染因子SO_2在AERMOD预测模式中的预测过程 | 第32-34页 |
| ·污染因子SO_2在AERMOD预测模式中的预测结果 | 第34-36页 |
| ·污染因子SO_2评价方法 | 第36页 |
| ·SO_2现状评价结论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附录 | 第44-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