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1.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2.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 第9-10页 |
| 3.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木152 区块开发概况 | 第11-15页 |
| ·地质概况 | 第11-12页 |
| ·开发历程 | 第12-13页 |
| ·开发现状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木152 区块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及制约开发水平因素研究 | 第15-22页 |
|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第15-17页 |
| ·注采状况指标 | 第15-16页 |
| ·储采状况指标 | 第16页 |
| ·原油产量、递减指标 | 第16-17页 |
| ·制约区块开发水平因素分析 | 第17-22页 |
| ·开发矛盾突出影响开发水平 | 第17-19页 |
| ·井况日益变差影响开发水平 | 第19页 |
| ·无效水循环严重影响开发水平 | 第19-21页 |
| ·综合治理难度大影响开发水平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木152 区块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 | 第22-55页 |
| ·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分布特征 | 第22-47页 |
| ·剩余油研究方法 | 第28-42页 |
| ·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42-47页 |
| ·剩余油挖潜已采取的做法及效果 | 第47-55页 |
| ·完善注采系统挖掘剩余油 | 第48页 |
| ·调整注水结构挖掘剩余油 | 第48页 |
| ·应用水井调剖挖掘剩余油 | 第48-50页 |
| ·通过油井堵水挖掘剩余油 | 第50-51页 |
| ·通过油井压裂挖掘剩余油 | 第51-52页 |
| ·应用周期注水挖掘剩余油 | 第52-53页 |
| ·打高效调整井挖掘剩余油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调驱试验井组的选择、工程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评价 | 第55-80页 |
| ·调驱试验井组的选择 | 第55-62页 |
| ·调驱井组注井情况 | 第56页 |
| ·水井测试情况 | 第56-57页 |
| ·井组开发形势 | 第57页 |
| ·注采关系分析 | 第57-59页 |
| ·综合治理效果 | 第59-60页 |
| ·井组潜力状况 | 第60-62页 |
| ·调驱方案设计 | 第62-73页 |
| ·凝胶调驱体系筛选 | 第63-69页 |
| ·调驱用量设计 | 第69-70页 |
| ·注入速度及注入压力设计 | 第70页 |
| ·调驱工艺设计 | 第70-72页 |
| ·动态调整及相应做法 | 第72-73页 |
| ·实施效果评价 | 第73-80页 |
| ·井组调驱效果评价 | 第74页 |
| ·油井单井调驱效果 | 第74-8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详细摘要 | 第84-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