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菌类论文--真菌门论文

三株大型真菌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其胞外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缩略语表第9-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1页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三株大型真菌第13-14页
     ·真菌多糖简介第14页
     ·真菌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第14-16页
     ·真菌多糖的构效关系第16-18页
     ·大型真菌的液体深层发酵第18-19页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第19-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材料第21-23页
     ·菌株第21页
     ·培养基第21页
     ·药品试剂第21-22页
     ·主要仪器第22-23页
   ·方法第23-29页
     ·供试菌株的活化第23页
     ·菌丝体收集第23页
     ·DNA 的提取及质量检测第23页
     ·PCR 反应第23页
     ·构建系统发育树第23-24页
     ·液体种子制备第24页
     ·菌丝干重测定和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第24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25页
     ·最佳培养周期的确定第25页
     ·摇瓶单因素实验第25页
     ·发酵罐培养条件第25页
     ·显微拍照及形态学研究第25页
     ·液体深层培养的流变学属性第25页
     ·胞外多糖的精制纯化第25-26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6页
     ·气相色谱分析第26页
     ·热重分析第26页
     ·刚果红实验第26-27页
     ·特异性粘度测定第27页
     ·DPPH 法测定胞外多糖对 DPPH 的清除能力第27页
     ·邻二氮菲法测定胞外多糖对·OH 自由基的清除率第27-29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29-62页
   ·银杏多孔菌菌株鉴定第29-32页
     ·基因组 DNA 及 ITS 序列电泳结果第29页
     ·扩增后的 DNA 序列测定及提交第29-31页
     ·系统发育树构建第31-32页
   ·摇瓶实验结果第32-35页
     ·最优培养周期第32-33页
     ·最优 C 源第33-34页
     ·最优 N 源第34-35页
   ·发酵罐实验结果第35-44页
     ·胞外多糖与菌丝干重测定第35-36页
     ·流变学研究第36-37页
     ·菌丝球形态与表观参数第37-44页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第44-46页
   ·结构与功能研究第46-62页
     ·红外图谱分析第46-50页
     ·气相色谱分析第50-55页
     ·热重分析第55-56页
     ·刚果红实验第56页
     ·特异性粘度第56-60页
     ·抗氧化实验第60-62页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第62-67页
   ·银杏多孔菌的菌种鉴定第62页
   ·摇瓶与液体深层培养第62-64页
   ·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第64-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乡市牧野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动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河南四种鳊亚科鱼类遗传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