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2 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概述 | 第11-18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4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概念 | 第11-13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的特征 | 第13-14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内容 | 第14-15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8页 |
3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 第18-26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刑法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 第18-20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刑法保护的现状 | 第18-19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刑法保护的不足 | 第19-20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程序法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 第20-24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程序法保护的现状 | 第20-21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程序法保护的不足 | 第21-24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4-26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现状 | 第24-25页 |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缺失 | 第25-26页 |
4 国外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30页 |
·国外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概况 | 第26-29页 |
·美国 | 第26-27页 |
·德国 | 第27-28页 |
·日本 | 第28-29页 |
·国外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5 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对策 | 第30-42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刑法保护的完善 | 第30-31页 |
·扩大环境犯罪被害人的刑法保护范围 | 第30-31页 |
·提高环境犯罪的法定刑,完善环境刑事处置的方式 | 第31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程序法保护的对策 | 第31-37页 |
·降低立案标准、采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 第31-32页 |
·适当引入强制起诉制度以及构建环境犯罪刑事诉讼的辅助性制度 | 第32页 |
·完善环境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 第32-33页 |
·完善环境犯罪被害人的自诉程序 | 第33页 |
·完善环境犯罪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权利 | 第33-34页 |
·构建以环境犯罪被害人为视角的恢复性司法制度 | 第34-37页 |
·构建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第37-42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与相关理论 | 第38-39页 |
·构建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9-40页 |
·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立法设计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