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小麦突变蛋白研究及1Dx5基因初步定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目录 | 第9页 |
表目录 | 第9-10页 |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分类和构成 | 第12页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2-13页 |
·外源基因转化及其整合规律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外源基因整合规律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 第15-17页 |
·电泳法 | 第15-16页 |
·离子交换层析法 | 第16页 |
·透析与超滤 | 第1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6页 |
·盐析法 | 第16页 |
·凝胶过滤法 | 第16-17页 |
·沉淀法 | 第17页 |
·荧光原位杂交 | 第17-20页 |
·荧光原位杂交概念及原理 | 第17页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类型 | 第18-19页 |
·荧光原位杂交一般程序 | 第19-20页 |
·该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蛋白分离纯化体系优化 | 第22-39页 |
·插入突变蛋白的 SDS-PAGE 检测筛选 | 第22-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蛋白分离纯化体系的优化 | 第27-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插入突变蛋白序列获取及分析 | 第35-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3 内、外源基因 IDx5 的荧光定位 | 第39-53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5页 |
·小麦染色体玻片制备 | 第40-41页 |
·染色体 C 带 | 第41-42页 |
·探针标记及检测 | 第42-43页 |
·杂交液的配制及处理 | 第43页 |
·染色体玻片预处理 | 第43-44页 |
·杂交 | 第44页 |
·杂交后洗脱 | 第44页 |
·显色处理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小麦染色体玻片制备 | 第45-46页 |
·染色体 C 带 | 第46-47页 |
·探针标记及检测 | 第47-49页 |
·杂交过程的参数选择 | 第49-50页 |
·外源基因 1Dx5 的荧光定位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4 结论 | 第53-55页 |
5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