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引言 | 第7-9页 |
二、无权处分合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一) 处分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处分权的概念 | 第10页 |
(三) 无权处分的概念 | 第10-12页 |
1、无权处分概念 | 第10-11页 |
2、无权处分的行为类型 | 第11页 |
3、无权处分行为和无权处分合同 | 第11-12页 |
三、物权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 | 第12-16页 |
(一)债权意思主义 | 第12-13页 |
(二)债权形式主义 | 第13-14页 |
(三)物权形式主义 | 第14-16页 |
四、我国实体法律对无权处分债权合同效力的规定 | 第16-22页 |
(一)以往我国的无权处分合同相关法律规定及其解析 | 第16-19页 |
1、《合同法》实施前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相关司法解释 | 第16页 |
2、《合同法》中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相关规定 | 第16-17页 |
3、《物权法》关于无权处分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4、《合同法》解释(二)关于无权处分合同的规定 | 第18-19页 |
(二)《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之规定 | 第19页 |
(三)《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的适用范围之争议 | 第19-22页 |
1、关于《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反向解释 | 第19-20页 |
2、关于创设“将来财产买卖合同”规则 | 第20-21页 |
3、将不同无权处分合同的适用规则合并处理 | 第21-22页 |
五、无权处分人以变更物权为目的合同效力应然性学说 | 第22-26页 |
(一)我国法律体系中无权处分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22-23页 |
(二)无权处分人订立的旨在转移物权合同效力相关理论及其评析 | 第23-26页 |
1、无效说 | 第23-24页 |
2、效力未定说 | 第24页 |
3、解决无权处分问题的途径——物权行为独立的合同有效说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