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以三钢集团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理论 | 第14-20页 |
·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4-15页 |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第15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5页 |
·规模效益理论 | 第15-16页 |
·资金集中管理的概述 | 第16-20页 |
·资金集中管理的含义 | 第16页 |
·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 | 第16页 |
·资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第16-18页 |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容 | 第18页 |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的依据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钢铁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现状及模式比较 | 第20-32页 |
·钢铁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钢铁企业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 第20-2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钢铁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 第22-32页 |
·统收统支模式 | 第22-23页 |
·拨付备用金模式 | 第23-24页 |
·内部银行模式 | 第24-26页 |
·资金结算中心模式 | 第26-28页 |
·财务公司模式 | 第28-29页 |
·资金结算中心与财务公司的比较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三钢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的探讨 | 第32-47页 |
·三钢集团基本情况简介 | 第32-33页 |
·三钢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 | 第33-43页 |
·三钢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概况 | 第33-34页 |
·三钢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资金结算中心的单位组织结构 | 第35-36页 |
·三钢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具体业务运作 | 第36-43页 |
·资金结算中心运转的支持性措施 | 第43-45页 |
·健全资金管理内控制度 | 第44页 |
·建立资金预警模型图 | 第44页 |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第44页 |
·建立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多种筹资方式,保证资金供给 | 第45页 |
·坚持每周召开资金协调会 | 第45页 |
·资金集中管理取得的成效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三钢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 | 第47-52页 |
·资金结算中心业务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7页 |
·资金结算中心业务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资金结算中心存在法规和运营环境之困 | 第47-48页 |
·银企直联,产生的网上银行的安全隐患 | 第48页 |
·结算中心管理难度有所增大 | 第48页 |
·银行的借贷风险转嫁到集团内部 | 第48-49页 |
·定期拨款耽误下属企业的业务进程 | 第49页 |
·加强资金控制,影响银企合作关系 | 第49页 |
·将银行承兑汇票纳入资金集中管理范围 | 第49页 |
·对三钢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化建议 | 第49-52页 |
·对资金结算中心进行重新定位 | 第49-50页 |
·加强各部门、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 第50页 |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岗位培训 | 第50页 |
·对票据进行集中管理 | 第50页 |
·借鉴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方法 | 第50-51页 |
·关注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 第51页 |
·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患网上银行的安全隐患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一:访谈大纲 | 第57-58页 |
附录二:集团财务处处长的访谈内容摘要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