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1章 实验研究 | 第13-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13-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34页 |
·结果 | 第34-42页 |
·目的基因 QDPR 及其 p.93K-T 基因的获取 | 第34页 |
·慢病毒载体质粒 pLVX-IRES-ZsGreen1 双酶切后回收并电泳结果 | 第34-36页 |
·构建重组载体质粒的鉴定 | 第36-37页 |
·慢病毒的包装及感染 | 第37-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第2章 综述 四氢生物蝶呤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机制中作用研究进展 | 第48-57页 |
·NOS 催化功能需要 H4B | 第49页 |
·H4B 与 NOS 的结合 | 第49-50页 |
·蝶呤与 NOS 结合的亲和力 | 第49页 |
·哺乳动物和细菌性一氧化氮合酶的蝶呤口袋型结合域 | 第49-50页 |
·H4B 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机制中的作用 | 第50-52页 |
·H4B 在 L-精氨酸羟基化反应中的作用 | 第50页 |
·H4B 在 NOHA 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 第50-51页 |
·H4B 袋型结合域改变对 NOS 与 H4B 反应的影响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