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陈云经济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2 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15-21页 |
| ·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第15-17页 |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成长与工作经历 | 第15-16页 |
| ·国民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理论学习 | 第16页 |
| ·抗日战争时期到建国初期的实践经验 | 第16-17页 |
| ·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 | 第17-19页 |
| ·国内经济斗争的影响是先决条件 | 第17-18页 |
| ·国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复杂的两极格局是外部条件 | 第18-19页 |
| ·国际共产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影响是必要条件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 3 50 年代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31页 |
| ·财政金融建设的主要思想 | 第21-23页 |
| ·整顿金融、稳定市场经济秩序 | 第21-22页 |
| ·统一国家的财经工作 | 第22页 |
| ·构建统一的货币体系 | 第22-23页 |
| ·工商业改造的主要思想 | 第23-25页 |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思想 | 第23-24页 |
| ·工业建设改革的思想 | 第24-25页 |
| ·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思想 | 第25-26页 |
| ·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 第25-26页 |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主要内容 | 第26页 |
| ·农业建设的主要思想 | 第26-28页 |
| ·粮食供应是农业问题的核心 | 第26-27页 |
| ·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 第27-28页 |
| ·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其它产业发展 | 第28页 |
| ·综合平衡发展的主要思想 | 第28-30页 |
| ·按比例协调发展我国经济 | 第28-29页 |
| ·投资建设规模必须和国力相适应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50 年代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及重要贡献 | 第31-38页 |
| ·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1-35页 |
| ·以民为本的民生观 | 第31-32页 |
| ·实事求是的唯实观 | 第32-34页 |
| ·统筹兼顾的全局观 | 第34-35页 |
| ·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贡献 | 第35-37页 |
|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经济思想 | 第35-36页 |
| ·为邓小平经济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持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