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前言 | 第10页 |
·煤的结构特点 | 第10-12页 |
·煤的结构模型 | 第10-11页 |
·煤分子中的氢键 | 第11-12页 |
·煤溶剂萃取简介 | 第12-13页 |
·煤溶剂萃取机理 | 第12页 |
·煤溶剂萃取动力学 | 第12页 |
·溶剂的选择依据 | 第12-13页 |
·影响煤溶剂萃取率的因素 | 第13-19页 |
·前处理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13-16页 |
·添加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16-17页 |
·煤岩组分及煤性质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17-18页 |
·氢键及含氧官能团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18页 |
·辅助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18-19页 |
·溶剂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溶剂萃取物的表征 | 第20-21页 |
·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及主要测试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煤样的制备 | 第23页 |
·煤样的预处理 | 第23页 |
·煤的热萃取 | 第23-24页 |
·热萃取产物的分离 | 第24-25页 |
·萃取率的计算 | 第25页 |
·萃取残渣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5页 |
·萃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热萃取溶剂的筛选 | 第26-35页 |
·引言 | 第26页 |
·煤样的准备 | 第26页 |
·溶剂的筛选 | 第26-32页 |
·溶剂的初步筛选 | 第26-30页 |
·溶剂的进一步筛选 | 第30-32页 |
·其他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煤粒径对萃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剂煤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碱性添加剂对两种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5-53页 |
·前言 | 第35-36页 |
·添加剂对榆林长焰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6-44页 |
·不同添加剂对榆林长焰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四种碱性添加剂添加剂量对榆林长焰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7-40页 |
·不同温度时碱性添加剂对榆林长焰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40-43页 |
·榆林长焰煤原煤、萃余煤红外光谱表征 | 第43-44页 |
·添加剂对内蒙古褐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44-51页 |
·四种碱性添加剂的添加量对内蒙古褐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44-47页 |
·不同温度时碱性添加剂对内蒙古褐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47-50页 |
·内蒙古褐煤原煤、萃余煤红外光谱表征 | 第50-51页 |
·不同溶剂中碱性添加剂对煤溶剂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碱预处理对两种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3-65页 |
·前言 | 第53页 |
·预处理温度对煤溶剂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3-57页 |
·碱液预处理温度对榆林长焰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碱液预处理温度对内蒙古褐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煤溶剂萃取效果与碱消耗量之间的关系 | 第57-60页 |
·榆林长焰煤萃取效果与碱消耗量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内蒙古褐煤萃取效果与碱消耗量之间的关系 | 第58-60页 |
·预处理时间对煤溶剂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原煤、预处理煤及萃余煤红外光谱表征 | 第61-64页 |
·榆林长焰煤原煤、预处理煤萃余煤红外光谱表征 | 第61-62页 |
·内蒙古褐煤原煤、预处理煤及萃余煤红外光谱表征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煤萃取物的表征分析 | 第65-91页 |
·前言 | 第65页 |
·榆林长焰煤萃取物的GC-MS分析 | 第65-77页 |
·榆林长焰煤 300℃环己酮萃取物GC-MS分析 | 第65-68页 |
·榆林长焰煤 300℃环己酮-KOH体系中萃取物GC-MS分析 | 第68-71页 |
·KOH溶液 250℃预处理榆林长焰煤后 300℃环己酮萃取物GC-MS分析 | 第71-74页 |
·碱性添加剂及碱处理对榆林长焰煤萃取物组成的影响 | 第74-77页 |
·内蒙古褐煤萃取物的GC-MS分析 | 第77-87页 |
·内蒙古褐煤 300℃环己酮萃取物GC-MS分析 | 第77-79页 |
·内蒙古褐煤 300℃环己酮-KOH体系中萃取物GC-MS分析 | 第79-82页 |
·KOH溶液 250℃预处理内蒙古褐煤后 300℃环己酮萃取物GC-MS分析 | 第82-85页 |
·碱性添加剂及碱处理对内蒙古褐煤萃取物组成的影响 | 第85-87页 |
·榆林长焰煤与内蒙古褐煤萃取物之间的对比 | 第87-90页 |
·两种煤萃取物不同元素化合物组成比例之间的对比 | 第88-89页 |
·两种煤萃取物不同环数化合物组成比例之间的对比 | 第89页 |
·两种煤萃取物不同分子量化合物组成比例之间的对比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