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中国官方出口信用及其机构转型发展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4页
1 绪论第24-36页
   ·定义及研究范围第25-26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26-32页
     ·选题的背景第26-30页
       ·学界对政策性金融的去存有着较大分歧第27-28页
       ·国家高度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问题第28-30页
     ·选题的意义第30-31页
     ·研究的目标与创新点第31-32页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32-36页
     ·重点问题第32-33页
     ·难点问题第33-34页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34-36页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第36-60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第36-44页
     ·国际上关于政策性金融的主要观点第36页
     ·国内学术界关于政策性金融的学术观点第36-43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的概念第36-37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第37-38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去政策化”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第38-41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第41-42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模式第42-43页
     ·国内管理层和实务界关于政策性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意见第43-44页
   ·关于官方出口信用及其机构的文献研究综述第44-49页
     ·关于补贴性官方出口信用的经济效应研究第44-46页
     ·关于官方出口信用定位和功能作用第46页
     ·关于官方出口信用定位和功能作用第46-47页
     ·关于中国官方出口信用及机构改革第47页
     ·国家竞争理论与官方出口信用第47-49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的理论新释第49-54页
     ·政策性金融是联接政府与市场两个领域、财政预算拨款与商业性金融信贷两种机制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第49-51页
     ·运用政策性金融弥补市场缺陷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第51-53页
       ·政策性金融是商业性金融的重要、必要补充第51页
       ·政策性金融是实施宏观反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第51-52页
       ·政策性金融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第52页
       ·政策性金融是实现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融合的重要途径第52-53页
     ·新供给经济理论:政策性金融是国家从供给层面发挥政策调控功能的重要政策工具第53-54页
     ·从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角度来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第54页
   ·官方出口信用的内涵与外延第54-56页
   ·官方出口信用存在的相关理论基础第56-60页
     ·“市场失灵”理论第56页
     ·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工具”理论第56页
     ·出口贸易补贴理论第56-57页
     ·积极诱导与虹吸扩张功能第57页
     ·宏观调控和经济外交工具理论第57-60页
3 发展官方出口信用的战略意义、功能定位和机构设置第60-68页
   ·我国发展官方出口信用的战略意义第60-62页
     ·新时期官方出口信用在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第60-61页
     ·开放经济背景下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将发挥更大作用第61页
     ·官方出口信用是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意图的有效工具第61-62页
     ·官方出口信用符合国际竞争通行规则第62页
   ·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概念界定和特征第62-63页
     ·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概念与特征第62-63页
     ·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宗旨第63页
   ·我国官方出口信用体系的组织机构设置第63-64页
   ·官方出口信用在助推“走出去”战略实施上大有可为第64-68页
     ·新时期“走出去”战略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第64-65页
     ·官方出口信用有助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与企业商业目标的结合第65页
     ·官方出口信用可形成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持的合力第65-66页
     ·官方出口信用在创新开展“走出去”模式方面具有独特的机制优势第66-68页
4 主要国家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比较与借鉴第68-86页
   ·美国——美国进出口银行第68-73页
     ·美国进出口银行的概况及运行模式第68-71页
       ·美国进出口银行成立背景第69页
       ·美国进出口银行的成立与宗旨第69-70页
       ·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原则第70页
       ·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第70-71页
     ·金融危机下美国加强官方出口信贷新动向第71-73页
   ·德国——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第73-76页
     ·组织架构第73-74页
     ·职能演变第74-76页
   ·英国——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第76-77页
   ·日本——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第77-79页
     ·发展历程与作用第78页
     ·运行方式第78-79页
   ·韩国——韩国进出口银行第79-80页
   ·启示与借鉴第80-86页
     ·启示第80-83页
       ·各国对于官方出口信用及其机构一般都专门立法予以规范第81页
       ·主要定位于支持出口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国家目标第81页
       ·业务范围不断丰富和拓展第81-82页
       ·具有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监管机制第82页
       ·官方出口信用支持方式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第82-83页
       ·注重从制度上保障财务可持续第83页
       ·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享受国家税收等政策优惠第83页
     ·借鉴第83-86页
5 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现状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第86-110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发展的历史进程第86-91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的背景第86-87页
     ·开拓阶段(1994-1999年)第87-88页
     ·探索阶段(1999-2005年)第88-89页
     ·战略转型阶段(2005年至今)第89-91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发展现状第91-99页
     ·职能定位第91-92页
     ·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第92-96页
       ·业务范围第93-94页
       ·业务规模第94-96页
     ·从传统业务到创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模式发展第96-99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20年来对国家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第99-104页
     ·积极发挥了政策性融资渠道作用第99-100页
     ·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提高我国企业和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第100-101页
     ·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第101-102页
     ·服务国家外交总体战略第102-104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第104-110页
     ·缺乏专门性的立法规范第104页
     ·《章程》滞后于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第104-106页
       ·理论依据不够明确第105页
       ·业务范围狭窄第105-106页
     ·资本金不足,缺乏有效的资本约束和补偿机制第106-107页
     ·政策性运行与财务可持续的矛盾第107-108页
     ·政策性补贴与国际反补贴规则的矛盾第108页
     ·政策性业务亏损缺乏规范、稳定的补偿机制第108-109页
     ·未能充分理顺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第109-110页
6 发展功能定位:国际竞争中积极打造实现“中国梦”的机制性支撑第110-128页
   ·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式——“中国梦”实现的外部环境第110-115页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第110-111页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第111-114页
     ·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期待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第114-115页
   ·“中国梦”的追求和“两个百年”发展目标离不开政策性金融的机制性支撑第115-117页
     ·未来30-40年面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格局及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关键问题第115-116页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增强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格局的新变化第116-117页
   ·战略支点:加大融资支持,助推“走出去”战略实现第117-120页
     ·服务好“走出去”战略第119-120页
     ·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第120页
   ·战略方向:与亚非拉国家的合作发展第120-122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创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安哥拉模式第122-126页
     ·安哥拉模式的发展背景第123-124页
     ·安哥拉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第124-125页
     ·安哥拉模式的显著成效第125-126页
   ·进一步开拓国际经济合作的领域、创新国际经济合作的模式第126-128页
7 新时期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战略转型的依据、目标与任务第128-140页
   ·战略转型的背景与依据第128-130页
     ·转型的理论依据第128-129页
     ·转型的现实依据第129-130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转型发展启程与初步成效第130-133页
   ·找准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第133-134页
     ·发展目标: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第133-134页
     ·功能定位第134页
   ·把握好战略转型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第134-140页
     ·深化内部改革,为实现战略转型奠定基础第134-135页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专业化决策的特点第134页
       ·根据提高管理效能、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原则完善组织机构设置第134-135页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135页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第135页
     ·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第135-136页
     ·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机制第136-140页
       ·完善金融债券发行机制第137页
       ·利用外汇储备第137-138页
       ·积极开拓利用邮政储蓄等资金渠道第138-140页
8 推进官方出口信用业务和管理创新第140-160页
   ·基本原则:政策性目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第140-141页
     ·政策性目标第140-141页
     ·市场化运作第141页
     ·专业化经营第141页
   ·业务领域:实施纵深开拓战略第141-144页
     ·全力支持政治经济外交第142页
     ·助推“走出去”第142页
     ·助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第142-143页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143页
     ·稳定出口增长,优化贸易结构第143页
     ·升级周边合作第143页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143-144页
   ·业务管理:分账户经营和管理,分类核算第144-146页
     ·坚持政策性金融发展方向,明晰政策性业务边界第144页
     ·实行分帐经营、分类核算和分类管理第144-145页
     ·国家账户之间协调配合,不作为单个主体相互竞争第145页
     ·处理好政策指令性业务和指导性业务的关系第145-146页
   ·发挥优势,继续推进业务创新第146-148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创新业务的发展第146-147页
     ·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业务的制度和机制第147-148页
   ·建立健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第148-160页
     ·中国进出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情况第148-150页
     ·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150-160页
       ·确定体现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特点的风险偏好第150-152页
       ·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第152-154页
       ·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计量主要风险第154页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第154-155页
       ·建立风险报告体系第155页
       ·开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155-156页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第156-160页
9 完善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治理与监管机制第160-168页
   ·完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立法和法律监管第160-164页
     ·加快专门性立法规范第160-163页
       ·明确法律定位和机构宗旨第161页
       ·改革目前立法程序第161页
       ·明确规范治理结构第161-162页
       ·解决资金来源瓶颈和规范业务范围第162-163页
     ·修订完善《章程》第163-164页
   ·完善政策性业务监管机制第164-166页
     ·明确监管主体第164-165页
     ·建立资本、资产负债及风险管控等约束机制第165页
     ·健全官方出口信用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第165页
     ·明确外部考核和监督机制第165-166页
   ·协调好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关系第166-168页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68-172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68-170页
     ·关于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168-169页
     ·关于官方出口信用及机构的战略意义、功能作用以及国际比较和借鉴第169页
     ·关于中国进出口银行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与改革建议第169-170页
   ·相关改革和政策建议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76页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第176-178页
后记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税收基本法立法研究
下一篇:出版社编辑出版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