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基本内容与逻辑结构 | 第12-14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14-17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总体通货膨胀动态 | 第17-19页 |
·分类价格通胀动态 | 第19-21页 |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演进 | 第21-23页 |
·简要评述 | 第23-27页 |
第3章 中国通货膨胀波动路径的动态特征 | 第27-45页 |
·1990 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动态走势 | 第27-29页 |
·基于隐藏信息的时变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 | 第29-36页 |
·模型介绍 | 第29-31页 |
·实证研究 | 第31-36页 |
·结果分析 | 第36页 |
·基于多重链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 | 第36-43页 |
·模型介绍 | 第37-40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中国通货膨胀率区制转变动因分析 | 第45-69页 |
·IS-AS-MP 理论框架 | 第45-47页 |
·构建非线性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47-48页 |
·实证分析 | 第48-67页 |
·马尔可夫转移模型族的筛选 | 第48-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中国区域部门 CPI 指数波动源分解 | 第69-81页 |
·我国不同地区、部门 CPI 指数波动差异比较 | 第69-72页 |
·分解方法 | 第72-76页 |
·偏离—份额分析 | 第72-74页 |
·构建 SVAR 模型 | 第74-76页 |
·实证分析 | 第76-80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76页 |
·方差分解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1-97页 |
·模型 | 第82-83页 |
·标准 CIA 模型 | 第82-83页 |
·货币内生的 CIA 模型 | 第83页 |
·校准与参数估计 | 第83-86页 |
·标准 CIA 模型的参数校准与估计 | 第84-86页 |
·货币内生 CIA 模型的参数校准与估计 | 第86页 |
·数据处理及估计结果 | 第86-90页 |
·数据处理 | 第86页 |
·贝叶斯估计结果 | 第86-88页 |
·两个模型贝叶斯估计的比较 | 第88-90页 |
·通货膨胀惯性的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90-95页 |
·标准 CIA 模型的通货膨胀惯性 | 第91-93页 |
·货币内生 CIA 模型的通货膨胀惯性 | 第93-94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7章 中国部门价格粘性及传导机制 | 第97-121页 |
·基于 FAVAR 模型的部门价格粘性 | 第99-103页 |
·FAVAR 模型设定 | 第99-100页 |
·数据处理 | 第100-101页 |
·实证结论 | 第101-103页 |
·DSGE 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103-111页 |
·模拟分析 | 第111-115页 |
·部分参数校准 | 第111-113页 |
·脉冲响应函数模拟分析 | 第113-114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114-115页 |
·价格粘性传导机制 | 第115-119页 |
·货币外生条件下的价格粘性传导机制 | 第116-118页 |
·货币内生条件下的价格粘性传导机制 | 第118-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121-125页 |
·结论 | 第121-123页 |
·政策建议 | 第123-12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不足之处 | 第125页 |
·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附录A | 第135-136页 |
附录B | 第136-14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47页 |